某建制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距市区80 公里、县城50 公里、临市20 公里。镇域现状人口2 万,镇区人口1.5 万。规划到2030 年,镇域人口达3.5 万人,镇区人口2.3 万人。  该镇有一个四级公路客运站(如图站址A),发送旅客500 人左右,占地0.5 公顷,位于老镇区中心,四周外围用地为商业用地,再外围是居住用地。公路方面,将现状公路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该公路客运站规模偏紧、秩序混乱、影响镇的形象。预测到2020 年发送旅客1000 人左右,拟建新站如图站址B,仍为四级站,占地1.5 公顷。图4 某镇区公路客运站选址示意图  【问题】  1.分析该公路客运站主要旅客流向。  2.该公路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否充分?  3.拟建新站有什么主要问题?

 某建制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距市区80 公里、县城50 公里、临市20 公里。镇域现状人口2 万,镇区人口1.5 万。规划到2030 年,镇域人口达3.5 万人,镇区人口2.3 万人。
  该镇有一个四级公路客运站(如图站址A),发送旅客500 人左右,占地0.5 公顷,位于老镇区中心,四周外围用地为商业用地,再外围是居住用地。公路方面,将现状公路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该公路客运站规模偏紧、秩序混乱、影响镇的形象。预测到2020 年发送旅客1000 人左右,拟建新站如图站址B,仍为四级站,占地1.5 公顷。



图4 某镇区公路客运站选址示意图
  【问题】
  1.分析该公路客运站主要旅客流向。
  2.该公路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否充分?
  3.拟建新站有什么主要问题?


参考解析

解析:1.主要旅客流向为南北向,依托过境公路向北联系市区,向南联系省城。
  2.客运站搬迁新建的理由充分:(1)位于镇中心区,易造成交通混杂,影响区内交通。(2)现状没有发展余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3.拟建新站的主要问题:(1)规划选址距离主要客流方向距离过远不合理。(2)在居住用地内选址不合理。(3)用地规模还按四级标准建设,用地规模偏大。

相关考题:

下列对小城镇的理解中,正确的观点是:() A、小城镇包括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建制镇和集镇B、小城镇包括小城市和建制镇C、小城镇只包括建制镇D、小城镇包括县城、县城外建制镇和集镇

内蒙古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全盟总面积几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几万人 我盟是内蒙古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全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有蒙、汉、回、藏等 ()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 )%。()A、27 22.39 28 21.4B、27 22.39 27 22.4C、27 23.29 27 21.4D、27 23.58 28 22.4

某建制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离省城80公里、县城50公里,邻市20公里。镇域现状人口2万,镇区人口1.5万,规划到2030年,镇域人口达3.5万,镇区人口2.3万。该镇有一个四级公路客运站(如图站址A),目前日输送旅客量500人,占地0.5公顷,位于老镇区中心位置,周围为商业用地,再外围是居住用地。公路穿过镇区,拟将现状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该公路客运站用地规模偏紧、秩序混乱、影响镇的形象。预测到2020年日发送旅客1000人左右。拟建新站如图站址B,规划仍为四级站,占地1.5公顷。【问题】:1.分析该公路客运站旅客主要客流方向。2.该公路客运站搬迁理由是否充分?3.拟建新站有什么问题?

图2 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 万的地级市40 公里,东距5 万人口的县城30 公里,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 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图2   【问题】  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某地区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处于国家功能区划的限制发展区,南、北均为丘陵及山地,城镇在河谷地带布局。北部为水源地与生态涵养区,现状总人口41 万,城镇化水平32%。县城人口9 万人。东西均为人口为100 万的大城市甲、乙。  规划20 年后总人口62 万,城镇化水平62%,县城人口15 万人。布局一个中心城市,6 个重点镇,9 个一般镇。并在中心城市东部规划了20 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  【问题】  论述规划存在哪些问题。

图1 为西南内陆地区某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县县域面积1316 平方公里,西北部为丘陵山区,东南部为平原,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甲,北江是它们共同的水源地。  2009 年底,该县县域城镇化水平为42%,人均GDP 为21240 元,经济发展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划提出2020 年县城总人口80 万人,其中:县城城市人口30 万人;重点镇5 个,每个镇驻地人口2.6 万人;一般镇13 个,每个镇驻地人口1 万人左右。规划确定城镇主导职能如下:县城为综合服务,重点镇A 为农产品加工,重点镇B 为商贸和旅游,重点镇C 为旅游及建材,重点镇D 为商贸服务,重点镇E 为化工和物流。图1 某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对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析。

图2-4-1所示为我国东部地区滨江某县城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规划期为2010--2020 年。县域面积480 km2,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规划县域总人口 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0万人左右。规划期末县城城市人口 10万人,重点镇3万人,一般镇1万人左右。带状县域向南北有较强的经济和交通辐射需求。请对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析。

2013年某县总人口为20万人,其中16岁以下人口为5万人,就业人口10万人,失业人口2万人,则该县201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为()。A:50%B:50%C:75%D:80%

镇用地规模计算需在( )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人均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A.人口规模预测B.镇区人口C.人口统计D.镇域人口

下列选项中,属于“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B.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C.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D.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E.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镇的人口规模包括的两个方面内容为( )。A.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和规划期末镇区人口B.规划前期镇域总人口和规划前期镇区人口C.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和规划前期镇区人口D.规划前期镇域总人口和规划期末镇区人口

属于“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B、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C、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D、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E、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到2020年,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A、初步建成20平方公里起步区B、初步建成30平方公里起步区C、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D、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

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山东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市辖1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拥有山东省陆域面积最大的镇——()镇,面积超400平方公里,人口近11万。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B、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C、镇域城镇化水平应与国家城镇化率目标一致D、镇区人口占镇域人口的比例应不低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

某城市最佳人口密度为1万人/平方公里,城市经济活动要求最少人口为6千人/平方公里,现有一指标为1.2万人/平方公里,该城市人口密度作用分是()。

根据《镇规划标准》,计算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数应为()。A、镇区常住人口B、镇区户籍人口C、镇区非农人口D、镇域所有城镇建设用地内居住的人口

2013年某县总人口为20万人,其中16岁以下人口为5万人,就业人口10万人,失业人口2万人,则该县201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为()。A、50%B、60%C、75%D、80%

单选题2013年某县总人口为20万人,其中16岁以下人口为5万人,就业人口10万人,失业人口2万人,则该县201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为(  )。[2014年真题]A50%B60%C75%D80%

多选题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与松花江地区合并。哈尔滨市()。A辖(2004年)8区11县B总面积5.3万平方公里C市区面积由原166平方公里增至4272平方公里D总人口95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80多万人

单选题根据WHO的标准,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应具备的条件为()A人口在10~30万之间B人口在6~8万人之间C人口在3~5万人之间D面积在50~5000平方公里E面积在500~50000平方公里

单选题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赋予( )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A镇域人口15万B镇域人口10万C镇区人口15万D镇区人口10万

单选题2013年某县总人口为20万人,其中16岁以下人口为5万人,就业人口10万人,失业人口2万人,则该县201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为()。A50%B60%C75%D80%

填空题某城市最佳人口密度为1万人/平方公里,城市经济活动要求最少人口为6千人/平方公里,现有一指标为1.2万人/平方公里,该城市人口密度作用分是()。

单选题根据《镇规划标准》,计算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数应为()。A镇区常住人口B镇区户籍人口C镇区非农人口D镇域所有城镇建设用地内居住的人口

单选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B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C镇域城镇化水平应与国家城镇化率目标一致D镇区人口占镇域人口的比例应不低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

单选题设AB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为50公里,其中A城市的人口为900万人,B城市的人口数为400万人,根据雷利的零售引力法则,两城市商圈的边界为(  )。A 距A、B两城市各25公里B 距A城市30公里,距B城市20公里C 距A城市20公里,距B城市30公里D 距A城市40公里,距B城市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