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阳的变化可见到农村改革的作用如何?
从凤阳的变化可见到农村改革的作用如何?
相关考题:
假如你带领学生参观安徽省的凤阳县,请你分别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和1978年以来该地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凤阳县的农村发生巨大变革的原因。(10分)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1978年12月,安微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俗语有“师不高弟子拙”的说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能见到“师不高”但“弟子不拙”的情形,也能见到“师高”而“弟子拙”的情形。这说明()A、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B、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C、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同样重要的D、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1976年之前凤阳地区流传“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凤阳()A、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国家对土地实行了赎买政策C、建成了人民公社制D、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多选题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当时,() 、() 、()、()等按下了手印。A严俊昌B严宏昌C关友江D严金昌
填空题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小岗村“()”带头人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们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单选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