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34a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蒸发温度t0=-10℃,冷凝温度tk=40℃,按理论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该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约为()。A、4.2B、4.6C、4.8D、5.0

R134a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蒸发温度t0=-10℃,冷凝温度tk=40℃,按理论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该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约为()。

  • A、4.2
  • B、4.6
  • C、4.8
  • D、5.0

相关考题: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保持蒸发温度一 定,提高冷凝温度,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压缩机的压力比(),压缩比功(),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单位制冷量(),循环的制冷系数()。(填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制冷循环的总制冷量为50kW,循环工况为:冷凝温度tk=40℃,蒸发温度t0=5℃,膨胀阀前的液体过冷度tu=35℃,压缩机的吸气温度t1=10℃。采用氟利昂22进行制冷循环时,理论制冷系数为( )。A.4.69B.5.89C.6.21D.5.59

某氟利昂22回热制冷循环的工况如下:冷凝温度tk=35℃,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为饱和液体;蒸发温度t0=-20℃,蒸发器出口为干饱和蒸汽;压缩机前气态制冷剂的过热温度t1=-5℃。则该回热循环的制冷系数是( )。A.3.28B.3.54C.4.16D.4.30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若冷凝温度不变,当蒸发温度升高时,循环系统的制冷量(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

若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同时增加,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压缩比增大,使()升高。A、排气温度B、蒸发温度C、冷凝温度D、过冷温度

提高()和(),可以提高蒸气压缩制冷理想循环的制冷系数。A、蒸发温度/冷凝温度B、冷凝温度/过冷度C、蒸发温度/过冷度D、冷凝温度/过冷剂量

若已知冷凝温度tk和蒸发温度t0,则可在lgp–h图中绘出制冷循环图()。A、实际B、理论C、回热D、过冷过热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影响制冷机性能的因素有()。A、冷凝温度B、蒸发温度C、环境温度D、冷媒温度

蒸汽压缩式理想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有关。A、制冷剂B、蒸发温度C、冷凝温度D、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冷凝温度不变,蒸发温度降低时,制冷量将减少,功耗将增加,制冷系数降低。

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当冷凝温度TK不变时,制冷量Q0随蒸发温度T0的升高而()。

蒸气压缩式理想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跟()有关A、制冷剂B、蒸发温度C、冷凝温度D、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随蒸发温度的提高、冷凝温度的提高、过冷度的加大而()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四个过程流程正确的是:()A、冷凝→节流→压缩→蒸发;B、压缩→冷凝→节流→蒸发;C、冷凝→压缩→节流→蒸发;D、压缩→冷凝→蒸发→节流;

填空题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冷凝温度越(),蒸发温度越(),则制冷系数越小。(填高,低,不变)

填空题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保持蒸发温度一定,提高冷凝温度,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压缩机的压力比(),压缩比功(),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单位制冷量(),循环的制冷系数()。(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填空题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当冷凝温度TK不变时,制冷量Q0随蒸发温度T0的升高而()。

单选题蒸汽压缩式理想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有关。A制冷剂B蒸发温度C冷凝温度D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多选题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影响制冷机性能的因素有()。A冷凝温度B蒸发温度C环境温度D冷媒温度

单选题提高()和(),可以提高蒸气压缩制冷理想循环的制冷系数。A蒸发温度/冷凝温度B冷凝温度/过冷度C蒸发温度/过冷度D冷凝温度/冷剂量

填空题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对某一具体的制冷剂来说,理论循环的蒸气比体积v1/sub随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的降低而()。若冷凝温度已经确定,则单位容积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

单选题蒸气压缩式理想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有关。A制冷剂B蒸发温度C冷凝温度D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单选题R134a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蒸发温度t0=-10℃,冷凝温度tk=40℃,按理论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该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约为()。A4.2B4.6C4.8D5.0

问答题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当制冷剂确定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由什么因素决定?

问答题以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为例,试述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单选题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四个过程流程正确的是:()A冷凝→节流→压缩→蒸发;B压缩→冷凝→节流→蒸发;C冷凝→压缩→节流→蒸发;D压缩→冷凝→蒸发→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