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0岁。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年,有家族史。查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面部表情少,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及感觉正常。以下检查可明确诊断的是A、肝功能B、肾功能C、脑电图D、头颅CT/MRIE、血清铜蓝蛋白

男性,10岁。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年,有家族史。查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面部表情少,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及感觉正常。以下检查可明确诊断的是

A、肝功能

B、肾功能

C、脑电图

D、头颅CT/MRI

E、血清铜蓝蛋白


相关考题:

男性,20岁,双手抖动3年。查体:面部表情少,双手震颤,步行运动迟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帕金森病B、帕金森综合征C、特发性震颤D、小舞蹈病E、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此病首选的药物是A、D-青霉胺B、复方左旋多巴C、普萘洛尔D、抗胆碱酯酶药E、抗胆碱能药

男性,17岁,行动迟缓2年。体检:面部表情少,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步行运动迟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帕金森病B、帕金森综合征C、特发性震颤D、小舞蹈病E、肝豆状核变性

男性,32岁。近半年渐出现四肢发硬,双手震颤,持筷不稳来院就诊。家人发现其表情呆板,言语减少,时有不自主发笑,且急躁易忘事。体检:仅见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强直,余体征(-),半年前有CO中毒史,曾昏迷1天,否认高血压史及家族史,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A、帕金森综合征B、运动神经元病C、原发性震颤D、帕金森病E、颈椎病

患者,男,65岁。因不自主震颤5年就诊,查体:面部表情少,肢体远端震颤明显,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肢体活动少,始动困难,步态不稳,呈紧迫、细碎、拖地状。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帕金森病C、特发性震颤D、脑动脉硬化E、脑血栓形成

女性,73岁,因不自主震颤8年而就治,检查肢体远端震颤明显,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肢体活动少,始动困难,面部表情少,瞬目频率少,行走步态不稳,呈紧迫、细碎、拖地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20岁,双手抖动3年。查体:面部表情少,双手震颤,步行运动迟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帕金森病B、帕金森综合征C、特发性震D、小舞蹈病E、肝豆状核变性

男患,20岁,双手,抖动3年。查体:面部表情少,双手震颤,步行运动迟缓,双眼角膜与巩膜交界处见褐色环。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帕金森病B、帕金森综合征C、特发性震颤D、小舞蹈病E、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此病首选的药物是A、D-青霉胺B、复方左旋多巴C、普萘洛尔D、抗胆碱酯酶药E、抗胆碱能药

女,73岁,因不自主震颤8年而就治,检查肢体远端震颤明显,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肢体活动少,始动困难,面部表情少,瞬目频率少,行走步态不稳,呈紧迫、细碎、拖地状。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良性家族性震颤B.甲状腺功能亢进C.老年性震颤D.阿尔茨海默病E.帕金森病

男性,50岁,有家族史,双手震颤伴头部不自主摆动2年。查体:表情正常,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脑CT正常。对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A.手术治疗B.药物治疗C.细胞移植D.基因治疗E.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