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两头车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测量()(适用于CRH2C二阶段、CRH380A、CRH380AL型动车组)A将过渡车钩安装到头车车钩上B将尺杆水平放置于轨道上C用卷尺(2级3m钢卷尺)测量过渡车钩基准点距尺杆底面的垂直高度,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

多选题
两头车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测量()(适用于CRH2C二阶段、CRH380A、CRH380AL型动车组)
A

将过渡车钩安装到头车车钩上

B

将尺杆水平放置于轨道上

C

用卷尺(2级3m钢卷尺)测量过渡车钩基准点距尺杆底面的垂直高度,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怎样测量调整?

CRH2C、CRH380A(L)型一、二级修动车组排障高度为15-30mm。测量时确保动车组在空车状态下。( )

CRH1A(时速250公里)型动车组一级修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最低高度为()mm。A.890B.880C.850D.830

CRH2型动车组由于动车组两头车采用密接车钩,其高度为()mm。A、900B、1000C、850

CRH380AL型动车组过渡车钩只在()以下使用。超速使用可能造成过度车钩的损伤,引起救援机车和故障车分离的危险。

由于动车组两头车采用密接车钩,其高度为()。

CRH380A统型动车组车钩中心高度测量标准()A、动车组未解编检修时,只测量两头车车钩数据B、车钩中心高度为1000mm,两头车的车钩高度为985~1010mmC、头车车钩两侧基准线距尺杆底面的垂直高度差不大于8mm

CRH1动车组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最高高度为()。

CRH380A型动车组头车车钩中心线到轨面高度范围应为mm。()A、1000±10B、1000±15C、1500±10D、1500±15

CRH380AL型动车组头车车钩中心线到轨面高度范围应为()mm。A、1000±10B、1000±15C、1500±10D、1500±15

自动车钩缓冲装置检查及润滑中要求CRH380A统型动车组头车车钩中心线到轨面高度范围为多少?

CRH380A统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天线距轨面高度为多少?

CRH1A(时速250公里)型动车组一级修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最高高度为()mm。A、890B、880C、850D、830

CRH2A动车组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mm。A、1000B、1500C、1200D、2000

车钩水平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为()。

CRH2C型动车组由于动车组两头车采用密接车钩,其高度为()。A、800mmB、900mmC、1000mmD、1100mm

CRH1A(时速250公里)型动车组一级修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最低高度为()mm。A、890B、880C、850D、830

单选题CRH1A(时速250公里)型动车组一级修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最高高度为()mm。A890B880C850D830

判断题DKZ5车型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是660+10mm。A对B错

单选题CRH380A型动车组头车车钩中心线到轨面高度范围应为mm。()A1000±10B1000±15C1500±10D1500±15

单选题CRH2A动车组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mm。A1000B1500C1200D2000

问答题CRH380A统型动车组自动过分相天线距轨面高度为多少?

单选题CRH380AL型动车组头车车钩中心线到轨面高度范围应为()mm。A1000±10B1000±15C1500±10D1500±15

填空题CRH1动车组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最高高度为()。

多选题两头车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测量()(适用于CRH2C二阶段、CRH380A、CRH380AL型动车组)A将过渡车钩安装到头车车钩上B将尺杆水平放置于轨道上C用卷尺(2级3m钢卷尺)测量过渡车钩基准点距尺杆底面的垂直高度,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

多选题简述两头车过渡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测量(适用于CRH2C二阶段、CRH380A、CRH380AL型动车组)()A将过渡车钩安装到头车车钩上B将尺杆水平放置于轨道上C用卷尺(2级3m钢卷尺)测量过渡车钩基准点距尺杆底面的垂直高度,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

多选题简述CRH380A统型动车组车钩中心高度测量标准()A动车组未解编检修时,只测量两头车车钩数据B车钩中心高度为1000mm,两头车的车钩高度为985~1010mmC头车车钩两侧基准线距尺杆底面的垂直高度差不大于8mm

问答题自动车钩缓冲装置检查及润滑中要求CRH380A统型动车组头车车钩中心线到轨面高度范围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