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组得分将显著高于B组”或“B组得分将显著高于A组”是()A、非定向实验假设B、定向实验假设C、零假设D、备择假设

“A组得分将显著高于B组”或“B组得分将显著高于A组”是()

  • A、非定向实验假设
  • B、定向实验假设
  • C、零假设
  • D、备择假设

相关考题:

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研究因素可能相关的推论理由是A.病例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病例组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病例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病例组的归因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E.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探讨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若对照组的女性比例显著高于病例组,则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测量偏倚C、失访偏倚D、回忆偏倚E、混杂偏倚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30位失业者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8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8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0分和3.0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评估设计C.单后设计D.方案设计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20位大学毕业生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7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2分和3.1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评估设计C.对比设计D.方案设计

VMPvsRd治疗初治老年MM患者,VMP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Rd组,分别为( ) A.30%,3%B.24%,3%C.15%,6%D.30%,1%

药物不良反应人群分布特征 A、女性高于男性B、男性高于女性C、男女性别发生率无显著差异D、50岁以上年龄组少于50岁以下年龄组E、50岁以上年龄组多于50岁以下年龄组

在群组研究中,如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A.经统计学检验非暴露组某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暴露组B.经统计学检验暴露组某病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C.经统计学检验暴露组某病发病率高于非暴露组,但无显著性差异D.经统计学检验非暴露组某病发病率高于暴露组,但无显著性差异E.经统计学检验暴露组某病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相同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某因素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 ( )

对于SCL-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A. 年龄因素的影响较性别因素大B. 量表协作组曾对不同类型神经症受测者评定后发现各因子间无差异C. 青年组的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D. 其常模统计指标显示男女间总体差异显著

对于SCL-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龄因素的影响较性别因素大B、量表协作组曾对不同类型神经症受测者评定后发现各因子间无差异C、青年组的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D、其常模统计指标显示男女间总体差异显著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30位失业者匹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级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和2.9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4.0和3.0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研究设计是()。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评估设计C:单后设计D:方案设计

一项饮酒与冠心病的病例追踪研究结果显示:RR=4.5,对该结果的正确解释是()。A、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对照组B、冠心病组饮酒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比对照组增高4.5倍D、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4.5倍E、冠心病组中饮酒的比例是对照组的4.5倍

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研究因素可能相关的推论理由是()A、病例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病例组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病例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病例组的归因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E、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几种分组的病因调查中都要进行可比性检验,下列中可作为可比性不良结论的是()A、病例组开始吸烟年龄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数值B、病例组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年龄C、暴露组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非暴露组的平均年龄D、暴露组的某病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的发宾率E、病例组对某因素的暴露率高于对照组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组得分将显著高于B组”或“B组得分将显著高于A组”是()A、非定向实验假设B、定向实验假设C、零假设D、备择假设

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研究因素可能相关的推论理由是:()。A、病例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病例组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病例组的归因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在一项探讨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的研究中,选择了100例白血病儿童,200例非白血病儿童,调查得知有白血病儿童中的30位母亲和无白血病儿童的45位母亲曾在怀孕期做过放射诊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是()。A、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E、据此资料不能进行显著性检验

关于肝药酶诱导剂实验的计算结果如果P值大于0.05则说明()A、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B、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C、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有高度显著性差异D、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有明显显著性差异E、以上都不对

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得分为3,应为()。A、低危组B、中低危组C、中高危组D、高危组E、极高危组

单选题在一项探讨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的研究中,选择了100例白血病儿童,200例非白血病儿童,调查得知有白血病儿童中的30位母亲和无白血病儿童的45位母亲曾在怀孕期做过放射诊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是()。A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E据此资料不能进行显著性检验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研究因素可能相关的推论理由是:()。A病例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病例组的相对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病例组的归因危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单选题社会工作研究者将30位失业者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O分和3.0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评估设计C单后设计D方案设计

单选题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得分为3,应为()。A低危组B中低危组C中高危组D高危组E极高危组

单选题“A组得分将显著高于B组”或“B组得分将显著高于A组”是()A非定向实验假设B定向实验假设C零假设D备择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