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向飞行时,被穿越航空器是用推测定位的,改变高度的航空器在其前后穿越的间隔为()分钟。A、10B、15C、20D、25
顺向飞行时,被穿越航空器是用推测定位的,改变高度的航空器在其前后穿越的间隔为()分钟。
- A、10
- B、15
- C、20
- D、25
相关考题: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A.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速度;B.改变高度层的速度和时间;C.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
D类空域内,仪表飞行航空器离场放行不同速度的航空器,航迹相同,慢速航空器在前,快速航空器在后时:如在较高的高度上飞行,应当保证快速航空器穿越前方航空器的高度层时有()分钟以上的间隔。A、2B、3C、5D、10
在C类空域内仪表飞行时,同时进、离场的航空器相互穿越或占用对方高度层的最低间隔标准:航迹差在46度至90度范围内,不论进离场航空器在何位置,为离场航空器加入航线()分钟后。A、2B、3C、4D、5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A、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速度;B、改变高度层的速度和时间;C、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
()属于飞行事故征候。A、航空器启动、滑行、飞移、起降过程中撞障碍物和航空器偏出规定的滑行路线而受损B、空中航空器的主要操纵系统出现卡阻或襟翼失效C、飞行中发生迷航和飞错或擅自改变高度或航线D、A、B和C
以下哪几项行为是跑道侵入行为?()A、航空器、车辆或人员从正在着陆的航空器前方穿越B、航空器、车辆或人员从正在起飞的航空器前方穿越C、航空器、车辆或人员穿越跑道等待位置D、航空器、车辆或人员不能确定其所在位置而误入使用中的跑道
当航空器驾驶员决定绕飞雷雨时,管制员应当()。A、根据机载气象雷达的信息,提供绕飞建议,调配其它航空器避让B、及时提供雷雨情报和绕飞建议,申请绕飞空域,调配其它航空器避让C、指挥飞机上升或下降从云体上方或下方穿越,申请绕飞空域,调配其它航空器避让D、严格按照飞行员的请求,申请绕飞空域,指挥航空器飞往备降机场
利用二次雷达显示器上显示的C模式高度确定航空器飞行高度,正确的是()。A、航空器到达某一指定高度,只要经过一次更新的C模式高度显示均在该高度上下90米范围内,即可视为已到达指定高度B、航空器的C模式高度显示在的原高度上改变90英尺以上时,则可认为已离开该高度C、航空器下降、上升穿越某一高度时,只要其C模式高度显示穿越此高度上下90米时,则可认为已穿越该高度D、航空器的C模式高度显示在某一高度上下各90米范围内时,则可认为保持在该高度上飞行
按目视飞行规则飞行的航空器在几乎同一高度上(小于对称面夹角70度)超越时,应当从前面航空器右侧保持500米以上的间隔进行,避免()。A、小于规定间隔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超越的航空器不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B、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超越的航空器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C、小于规定间隔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航空器驾驶员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D、超越的航空器对保持两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负责可以小于规定间隔从对方上下穿越或从其前方切过
在C、D类空域内使用测距台仪表飞行时,经测距台定位,证实两架逆向飞行的航空器确已()千米以上,可以允许航空器上升、下降至或穿越被占用的高度。A、相遇且相距20B、相遇且相距15C、相距15D、相距30
航行雷达的主要功能是()。A、定位、测量PL、W、观测山峰雷雨安全高度、观测相遇航空器、观测绕飞雷雨B、观察地面、观测雷达站、观测相遇航空器、观察空中交通C、测湍流天气、测航空器速度、测飞行高度D、探测云雨回波强度、测湍流天气、测航空器速度、测飞行高度
在C类空域内仪表飞行时,航迹差在0度至45度范围内,不论进场航空器在何位置,同时进离场的航空器相互穿越或占用对方高度层的最低间隔标准为离场航空器()后。A、加入航线3分钟B、飞出走廊C、一转弯D、高度600米
进场航空器在下降穿越机场的过渡高度层,或者在过渡高度层以下进入修正海平面气压适用区域侧向边界时,飞行员应将高度表气压刻度调到本场的()值,其后航空器的垂直位置用高度表示。A、QFEB、QNHC、QNED、QEN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层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A、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速度B、改变高度层的速度和时间C、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D、改变高度层的进入点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