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电阻做等精度测量多次,得出算术平均值为100.02Ω,总不确定度为0.12Ω,下述对该测量结果的表达方法中,符合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是()A、R=100.02±0.12Ω(p=0.95);B、100.02±0.12Ω;C、100.02(0.12)Ω(p=0.95);

对某电阻做等精度测量多次,得出算术平均值为100.02Ω,总不确定度为0.12Ω,下述对该测量结果的表达方法中,符合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是()

  • A、R=100.02±0.12Ω(p=0.95);
  • B、100.02±0.12Ω;
  • C、100.02(0.12)Ω(p=0.95);

相关考题:

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0.1mmB、±0.3mmC、±0.6mmD、±0.27mm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进行多次观测,观测的次数愈多,则()。 A.观测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愈高B.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不变C.观测值的精度不变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愈高D.观测值的精度愈高

型式试验时,绕组电阻需测量3次,取其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但任一次测量值之差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为了确保对塔式起重机接地电阻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一般进行多次测量,取其()。A、最小值B、几何平均值C、算术平均值D、最大值

对某量多次等精度独立测得n次,则单次测量与平均值误差间相关系数为()。A、1B、1/nC、n/1D、1/2n

当对一个观测量进行同精度多次观测后,则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

取多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提高测量精度,主要是因为减少了()的影响。A、阿贝误差B、随机误差C、定值系统误差D、粗大误差

通常情况下,测量结果是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及该算术平均值的()A、校准值B、校准因子C、测量不确定度D、修正值

为什么对某量进行多次等精度观测后,取观测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量的观测结果?

对某电流等精度测量16次,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0.01mA,则其单次测量的标准差为()mA。A、0.016B、0.16C、0.04

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抵偿性是指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即当测量次数无限增加时,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的无限增加而趋()。即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为零。

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有关平均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测量结果常以算术平均值表示B、算术平均值是有效测定值之和除以有效测定次数C、无限多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就是真值D、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但无法反映测定的精度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该量的真值。

对多次测量的数据取算术平均值,就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在不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取其()作为观测结果。A、加权平均值B、算术平均值C、最大观测值D、最小观测值

放射性等精度测量中,下面哪种值是最佳值()。A、中位值B、平均值C、算术平均值D、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平均值

为什么多次独立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比单次测量值精度高?是否可以尽量多地增加测量次数来提高测量精度?

单选题对某量做了N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精度为观测值精度的()AN倍;BN1/2倍;CN﹣1/2倍;DN/2倍;

判断题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A对B错

单选题为了确保对塔式起重机接地电阻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一般进行多次测量,取其()。A最小值B几何平均值C算术平均值D最大值

单选题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A1B2C3D4

填空题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抵偿性是指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即当测量次数无限增加时,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的无限增加而趋()。即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为零。

单选题取多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提高测量精度,主要是因为减少了()的影响。A阿贝误差B随机误差C定值系统误差D粗大误差

判断题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A对B错

单选题通常情况下,测量结果是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及该算术平均值的()A校准值B校准因子C测量不确定度D修正值

单选题对某量进行9次等精度观测,已知观测值中误差为±0.3mm,则该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精度为()。A±0.1mmB±0.3mmC±0.6mmD±0.2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