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与公路、铁路的交叉处,应铺设保护管道,管顶与路面的距离不应小于()。A、1mB、0.5mC、0.7mD、0.8m

电缆与公路、铁路的交叉处,应铺设保护管道,管顶与路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 A、1m
  • B、0.5m
  • C、0.7m
  • D、0.8m

相关考题:

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管应吊高,两路以上(包括两路)瓦斯抽采管道同侧铺设时,大直径瓦斯管放在下方,小直径瓦斯管吊挂在大直径瓦斯管的上方,且两管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电缆保护管的设置要求包括( )。A.电缆与各种管道、沟道交叉处需设保护管B.电缆保护管内径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C.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设防火套管D.硬塑料管与热力管交叉时应穿钢套管E.电缆保护管严禁敷设于热力管的上方

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下敷设时,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A对B错

电力电缆与城市街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应铺设于管中或隧道内,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倍且不得小于100毫米。A、2B、1.5C、3

发现公路、铁路、电缆、管道等与在役管道和光缆距离多少米之内,称周边工程()。A、50mB、100mC、5mD、10m

通信杆路与铁路、高等级公路交越,应首选地下通过,可采用顶管、埋管或在涵洞中穿越。()

杆路与铁路、公路交越应优先选择()顶管或埋管等方式,光缆在保护管中程式不变。A、路基B、下地直埋C、架设飞线D、穿越涵洞

电力电缆应在()情况下穿管保护A、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隧道、沟道等处B、电缆通过道路,铁路等处C、电缆引出或引进地面时,距离地面2m至埋入地下0.1~0.25m一段应加装保护管D、电缆通过农田时E、电缆与各种管道、沟道交叉处

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紧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0.5m以上;伸出排水沟边0.5m以上;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保护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倍,且不得小于100mm。如保护管长度超过50m时,管内径应适当放大A、1B、1.5C、2

接地线与铁路或公路交叉时,应穿管或用角钢保护。

接地线在与道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处应采用()。

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下敷设时,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

塑料管道穿越铁路或主要公路时,塑料管道应采用()或采用定向钻孔地下敷管,并应同时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塑料管道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般公路时,塑料管道可直埋敷设通过。A、混凝土包封B、钢管保护C、加大埋深D、管顶填砂

氧气管道通过公路或铁路时,其交叉角不得小于450,管顶和铁路底的距离不小于0.8m。

电力电缆与城市街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管中或隧道内,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倍且不得小于100毫米。A、2B、1.5C、3

电缆与铁路、公路、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在坚固的()内。A、保护管B、地沟C、架空D、隧道E、阀门井

严禁将电缆直接搁置在蒸汽管道上,架空敷设电缆时,电缆与蒸汽管道的净距离,电力电缆不应于(),控制电缆不应少于()。

电缆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管长伸出铁路或公路路基两侧各()m。

电缆与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引入建筑物或电缆入孔井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应超出路基每侧各1m。A、排水沟B、城市街道C、居民区D、厂区

厂房内电缆沿墙敷设质量应符合,电缆与热力管道间交叉铺设时,接近距离不应小于()。A、300mmB、500mmC、400mmD、600mm

买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保护管与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电缆与()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A、铁路B、公路C、城市街道D、厂区道路

判断题氧气管道通过公路或铁路时,其交叉角不得小于450,管顶和铁路底的距离不小于0.8m。A对B错

单选题塑料管道穿越铁路或主要公路时,塑料管道应采用()或采用定向钻孔地下敷管,并应同时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塑料管道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般公路时,塑料管道可直埋敷设通过。A混凝土包封B钢管保护C加大埋深D管顶填砂

不定项题杆路与铁路、公路交越应优先选择()顶管或埋管等方式,光缆在保护管中程式不变。A路基B下地直埋C架设飞线D穿越涵洞

多选题电缆与铁路、公路、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在坚固的()内。A保护管B地沟C架空D隧道E阀门井

单选题电力电缆与城市街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管中或隧道内,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倍且不得小于100毫米。A2B1.5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