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与铁路或公路交叉时,应穿管或用角钢保护。

接地线与铁路或公路交叉时,应穿管或用角钢保护。


相关考题:

公路铁路相交叉,符合下述哪些情况应设置立体交叉()。 A、铁路与二级公路相交叉时B、路段旅客列车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120km/h的铁路与公路相交叉时C、路段旅客列车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100km/h的铁路与公路相交叉时D、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采用平面交叉会危及行车安全时

保护接零系统中要求有合格的工作接地和合格的保护导体面积。下列关于保护接零系统中接地装置和保护导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制PEN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B.没有机械防护的PE线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C.接地装置与公路交叉口可能受到损伤处应穿管或用角钢保护D.接地导体与独立避雷针之间的距离小于1m,离建筑物的距离等于1m

直埋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中,且保护范围超出() 0. 5m以上。A.交通标志边 B.路基; C.街道路两边; D.排水沟边

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且保护范围超出路 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 )以上。A. 0. lm; B 0. 2m; C. 0. 5m; D. 0. 4m。

直埋敷设的电缆与公路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且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 )以上。A. 1.5m; B. 1.0m; C. 1. 2m; D. 0.5m。

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的措施。接地线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以上。

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且保护范围()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A、缩于B、超出

电缆线路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3米外。

电力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保护管应伸出路基两侧各()A、1mB、2mC、3mD、4m

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地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A、穿管B、直埋C、电缆沟D、桥架

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m。A、0.5B、1C、1.5D、2

接地线在与道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处应采用()。

对于管道的保护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穿越铁路或主要公路需顶管施工时,硅管应穿放在无缝钢管内,穿越可以开挖的公路时,硅管不能直接埋设穿越公路B、管道与其他通信光缆同沟敷设时,隔距应不小于10cm,并不应重叠和交叉C、在石质沟底敷管时,应在其上、下方个铺10cm厚的碎土或砂土D、人(手)孔内的空余硅管及已为光缆占用的硅管端口应进行封堵

电缆与铁路、公路、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在坚固的()内。A、保护管B、地沟C、架空D、隧道E、阀门井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A、0.5mB、1mC、1.5mD、2m

电缆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管长伸出铁路或公路路基两侧各()m。

电缆与公路、铁路的交叉处,应铺设保护管道,管顶与路面的距离不应小于()。A、1mB、0.5mC、0.7mD、0.8m

电缆与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引入建筑物或电缆入孔井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应超出路基每侧各1m。A、排水沟B、城市街道C、居民区D、厂区

电缆与()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A、铁路B、公路C、城市街道D、厂区道路

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以上。A、0.5mB、0.8mC、1.0mD、0.6m

单选题直埋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A有外保护层B有内保护层C穿保护管D穿电线管

单选题直埋敷设的电缆与公路交叉时,应穿保护管,且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以上。A1.5mB1.0mC1.2mD0.5m

填空题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的措施。接地线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判断题电缆线路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3米外。A对B错

单选题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中,且保护范围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以上。A0.5mB0.6mC0.7mD1.0m

多选题电缆与铁路、公路、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在坚固的()内。A保护管B地沟C架空D隧道E阀门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