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粉的烧失量不应大于()A、3.0%B、1.0%C、2.5%D、4.0%

矿粉的烧失量不应大于()

  • A、3.0%
  • B、1.0%
  • C、2.5%
  • D、4.0%

相关考题:

Ⅰ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 ),Ⅱ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 )A.2.5%B.3.0%C.3.5%D.4.0%E.4.5%

中烧失量不得大于()。 A、2%B、3%C、4%D、5%

普通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5.0%。

土的有机质含量通常大于烧失量。()

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数应小于4%。A、40B、50C、55

Ⅰ级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8.0%。

在矿粉烧失量试样中,需要灼烧至恒重,两次质量差小于0.0005g,即达到恒重。

若矿粉为S95级别,则()A、比表面积≥400m2/kgB、烧失量≥3.0%C、流动度比≥95%D、含水量≥1.0%

据GB/T51003规定,磷渣粉的烧失量应不大于5.0%。

S105级矿粉,其烧失量指标不大于3%。

对于所有进场材料,需拌和站试验室检测的指标为()。A、骨料的级配;B、粉煤灰烧失量;C、矿粉烧失量;D、水泥的化学组成.

GB175-2007中Ⅱ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普通水泥烧失量不得大于()。

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A、矿粉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与改善沥青性能的作用B、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质量分数要小于2%C、当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D、粉煤灰烧失量小于10%E、矿粉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单选题磷渣粉烧失量技术指标为()A≤8.0%B≤5.0%C≤3.0%D≤1.0%

单选题矿粉的烧失量不应大于()A3.0%B1.0%C2.5%D4.0%

多选题若矿粉为S95级别,则()A比表面积≥400m2/kgB烧失量≥3.0%C流动度比≥95%D含水量≥1.0%

单选题依据GB/T51003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烧失量应不大于()%。A6.0B5.0C3.0D2.0

判断题矿粉烧失量试验中,灼烧时间为20min~30min。A对B错

单选题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粉煤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数应小于4%。A40B50C55

单选题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烧失量应小于(),塑性指数应小于(),其余质量要求与矿粉相同。A12%,4%B4%,12%C12%,3%D11%,4%

判断题据GB/T51003规定,磷渣粉的烧失量应不大于5.0%。A对B错

多选题关于掺合料烧失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失量试验过程中在950±25℃下灼烧15-20min。B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8.0%。C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烧失量不大于3.0%。D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烧失量不大于4.0%。

填空题GB175-2007中Ⅱ型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不得大于();普通水泥烧失量不得大于()。

判断题在矿粉烧失量试样中,需要灼烧至恒重,两次质量差小于0.0005g,即达到恒重。A对B错

判断题S105级矿粉,其烧失量指标不大于3%。A对B错

单选题依据GB/T51003规定,磷渣粉的烧失量应不大于()%。A8.0B5.0C3.0D2.0

单选题矿粉中若掺有石膏,出厂检验项目中增加()。A密度B烧失量C比表面积D流动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