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矿粉烧失量试验中,灼烧时间为20min~30min。A对B错

判断题
矿粉烧失量试验中,灼烧时间为20min~30min。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检测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烧失量时,须测定灼烧试样的SO3含量来校正试验结果。

粉煤灰的烧失量试验在对试验反复灼烧时,到达恒重的标志是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5g。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应校正由硫化物引起的误差,校正公式为:校正后的烧失量=测得的烧失量+吸收空气中氧的含量,其中,吸收空气中氧的含量=0.8×(粉煤灰灼烧测得的SO?含量-粉煤灰未经灼烧时的S0?含量)=0.8×(由于硫化物的氧化产生的S0?含量)。( )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应反复灼烧试样,直至两次试验称量之差小于0.0001g.即达到恒量。()

下列针对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失量主要来自于粉煤灰中硫化物B.温度控制是烧夫量检测的核心控制因素C.粉煤灰细度越高烧失量越大D.试验时要严格控制高温灼烧时间

测定粉煤灰烧失量,取1g试样置于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灼烧()。 A.900-1000℃,10-20minB.大于900℃,大于15minC.950-1000℃,15-20minD.1000-300℃,30min

计算题:矿渣硅酸盐水泥烧失量校正计算:某编号矿渣硅酸盐水泥,称取两份试样,一份用来直接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另一份则按测定烧失量的条件于(950±25)℃下灼烧15min-20min然后测定灼烧后的试料中的三氧化硫含量,灼烧前的三氧化硫含量2.2%;灼烧后的三氧化硫含量为2.7%;实际测定的烧失量的质量分数是2.9%,通过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氧化引起烧失量的误差进行校正,计算校正后的质量分数Wloi?

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由“950℃~1000℃”改为“()”

在进行全分析时,试样经过950℃-1000℃的高温灼烧所失去的重量叫()。A、烧后量B、烧中量C、烧失量

在矿粉烧失量试样中,需要灼烧至恒重,两次质量差小于0.0005g,即达到恒重。

若矿粉为S95级别,则()A、比表面积≥400m2/kgB、烧失量≥3.0%C、流动度比≥95%D、含水量≥1.0%

水泥烧失量测定是指试样在950±25℃下灼烧()。A、10-20minB、15-20minC、20-30minD、30min以上

S105级矿粉,其烧失量指标不大于3%。

对于所有进场材料,需拌和站试验室检测的指标为()。A、骨料的级配;B、粉煤灰烧失量;C、矿粉烧失量;D、水泥的化学组成.

粉煤灰烧失量X的计算公式是X=(G1-G)/G,其中G为灼烧前试样重,G1为灼烧后试样重。()

下列针对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烧失量主要来自于粉煤灰中硫化物B、温度控制是烧失量检测的核心控制因素C、粉煤灰细度越高烧失量越大D、试验时要严格控制高温灼烧时间

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为()℃。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是在950~1000°C下灼烧()min。A、10~30B、15~20C、20~40D、30~50

矿粉中若掺有石膏,出厂检验项目中增加()。A、密度B、烧失量C、比表面积D、流动度比

填空题烧失量的测定,新标准规定灼烧温度为()℃。

单选题矿粉的烧失量不应大于()A3.0%B1.0%C2.5%D4.0%

判断题矿粉活性指数试验中,试验试样的矿粉量为135g。A对B错

单选题下列针对粉煤灰烧失量测定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烧失量主要来自于粉煤灰中硫化物B温度控制是烧失量检测的核心控制因素C粉煤灰细度越高烧失量越大D试验时要严格控制高温灼烧时间

多选题关于掺合料烧失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失量试验过程中在950±25℃下灼烧15-20min。B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8.0%。C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烧失量不大于3.0%。D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烧失量不大于4.0%。

判断题在矿粉烧失量试样中,需要灼烧至恒重,两次质量差小于0.0005g,即达到恒重。A对B错

判断题S105级矿粉,其烧失量指标不大于3%。A对B错

单选题矿粉中若掺有石膏,出厂检验项目中增加()。A密度B烧失量C比表面积D流动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