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9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511.20B、434.7C、373.5D、405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9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 A、511.20
  • B、434.7
  • C、373.5
  • D、405

相关考题: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假定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则乙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A产品的入账价值( )万元。A.135B.150C.141.37D.156.38

甲公司以A产品和B设备交换乙公司C产品,双方均将收到的产品作为库存商品管理。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135万元。甲公司、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换出: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余额49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固定资产—B设备:原值27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12.5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2)乙公司换出:库存商品—C产品:账面余额459万元,公允价值54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乙公司取得的库存商品—A产品、固定资产—B设备的入账价值总额为( )万元。A.766.8B.685.8C.672.03D.415.8

2001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乙公司 ,货款为1000000元(含税价),款项未尚未收到。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偿还债务,甲公司已为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000元。2001年末,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用其生产的A产品偿还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产品成本为600000元,增值税发票已开,甲公司已将该产品作为原材料入库。甲公司该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是( )元。A.764000B.864000C.900000D.936000

西南公司 3 月份共销售甲产品 700 件,乙产品 600 件。3 月份甲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 2000 元、乙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 1000 元。则西南公司 3 月末结转已售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应当是( )。A、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B、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C、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D、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1400000—乙产品 600000

甲公司以A产品交换乙公司的B产品,假设不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A产品成本为95万元(不考虑税),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乙公司B产品成本为8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交换过程中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补价20万元,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105.30B.89.40C.117D.78.4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 (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计税价格与公允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一A产品,账面余额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一B产品,账面余额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余额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105.3万元银行存款,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万元。A.511.2B.434.7C.373.5D.450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计税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一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一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105.3万元补价,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A.511.20B.434.7C.373.5D.450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A.217.35B.271.35C.186.75D.202.50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4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一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一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人账价值为( )万元。A.217.35B.271.35C.186.75D.202.50

下列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是( )。A.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万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5万元现金B.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3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9000元。甲公司设备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并且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的现金300元C.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1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000元,公允价值10000元,并且甲公司支付乙公司4000元现金D.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0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1000元的现金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②库存商品一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5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0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和乙公司取得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万元。A.200,200B.234,200C.200,234D.234, 234

甲公司欠乙公司购货款350000元。由于甲公司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已于20×9年5月1日到期的货款。20×9年7月1日,经双方协商,乙公司同意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产品偿还债务。该产品的公允价值为200000元,实际成本为120000元。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乙公司于20×9年8月1日收到甲公司抵债的产品,并作为库存商品入库;乙公司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了50000元的坏账准备。

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A、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2万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5万元现金B、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3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9000元。甲公司设备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并且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现金300元C、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1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000元,公允价值10000元,并且甲公司支付乙公司4000元现金D、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0元的存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1000元的现金

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签订一份易货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以自己生产的一批A产品与乙公司等值交换,换取乙公司自产的B产品一批。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方均无货币流动,均无须进行增值税处理B、甲公司发出A产品不必计算销项税额,乙公司收到A产品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C、甲公司和乙公司发出各自货物时,均应作销售处理,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D、甲公司和乙公司收到对方货物入库时,不论是否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可将收到货物所含的增值税税额计入进项税额抵扣

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计税价格与公允价值相同,有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换出: 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 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 合计不含税公允价值360万元,合计含税公允价值421.2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76.5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05.3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入账价值为()万元。A、511.20B、434.70C、373.50D、450

甲公司以甲产品交换乙公司的乙产品.甲产品计税价格120万元,成本价90万元;乙产品计税价格100万元,成本价85万元,甲,乙公司增值税率均为17%,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20万元现金.则乙公司换入的甲产品实际成本为()万元。A、90B、108C、101D、120

甲公司将完工产品—A产品进行结转,应做的分录为()A、借:原材料贷:生产成本—A产品B、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A产品C、借:库存商品贷:应付职工薪酬D、借:原材料贷:主营业务成本

单选题甲公司将完工产品—A产品进行结转,应做的分录为()A借:原材料贷:生产成本—A产品B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A产品C借:库存商品贷:应付职工薪酬D借:原材料贷:主营业务成本

多选题某公司7月入库甲产品和乙产品,该月甲产品和乙产品均已销售一部分,下列相关会计分录中,错误的有()。A借:库存商品--甲产品--乙产品贷: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B借:主营业务成本--甲材料--乙材料贷:库存商品--甲材料--乙材料C借:主营业务成本--甲材料--乙材料贷:生产成本--甲材料--乙材料D借:库存商品--甲产品--乙产品贷: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乙产品

单选题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9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换出: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3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账面成本413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公允价值450万元,则甲公司取得的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A511.20B434.7C373.5D405

多选题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B产品交换乙公司原材料,双方均将收到的存货作为库存商品核算。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52.65万元(其中补价45万元,进项税和销项税差额7.65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计税价格为公允价值,有关资料如下:甲公司:①库存商品——A产品,账面成本1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150万元(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75.5万元);②库存商品——B产品,账面成本4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30万元(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35.1万元)。乙公司换出原材料,账面成本206.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225万元(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263.25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甲公司换入原材料的入账金额为225万元B甲公司换出资产影响营业利润的金额为20万元C乙公司换入A产品、B产品的入账总金额为180万元D乙公司换出原材料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22.5万元

单选题2019年10月1 0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售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在10月10日前需先向乙公司交付A产品100件,在12月31日前交付B产品200件。当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对A产品的定金100万元,10月10日甲公司将A产品交付乙公司,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在交付B产品后经乙公司验收合格后再收取剩余货款1200万元(其中A产品1000万元,B产品2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司应在收到定金时确认100万元收入B甲公司应在交付A产品并经乙公司验收合格时确认100万元收入C甲公司对于剩余未收取的A产品货款1000万元应确认为应收账款D甲公司收到定金时应确认为合同负债

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签订一份易货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以自己生产的一批A产品与乙公司等值交换,换取乙公司自产的B产品一批。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方均无货币流动,均无需进行增值税处理B甲公司发出A产品不必计算销项税额,乙公司收到A产品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C甲公司和乙公司发出各自货物时,均应作销售处理,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D甲公司和乙公司收到对方货物入库时,一律可以核算收到货物所含增值税税额,计入进项税额

单选题甲公司为境内注册的公司,其控股80%的乙公司注册地为英国伦敦。甲公司生产产品的30%销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在英国销售;同时,甲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的30%自乙公司采购。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出口产品和进口原材料均以英镑结算。乙公司除了销售甲公司的产品以及向甲公司出售原材料外,在英国建有独立的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产品全部在英国销售,生产所需原材料在英国采购。 2011年3月31日,根据甲公司的战略安排,乙公司销售产品、采购原材料开始以欧元结算,2011年4月1日,乙公司变更记账本位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乙公司在选择记账本位币时,下列各项中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纳税使用的货币B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C注册地使用的法定货币D主要影响商品销售价格以及生产商品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的货币

多选题甲工厂收到一批债务人抵债的A货物,因此与乙公司签订交换乙公司提供原材料的合同,A货物价格超过原材料价格20万元,由乙公司用人民币补足。下列关于该交易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双方约定甲工厂将A货物运抵乙公司指定的仓库,A货物的所有权自运抵仓库时转移至乙公司B双方未约定原材料的交付地点,乙公司将原材料交运输公司运输后,因山洪暴发导致该批货物灭失,乙公司应向甲工厂补交原材料,并支付20万元差价C乙公司收到A货物后,未在约定的期间内验货,视为A货物合格D双方未约定原材料的交付地点,乙公司将原材料交运输公司运输后,原材料因山洪暴发毁损后,乙公司不必向甲工厂补交原材料,但应支付20万元差价

多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签订一份易货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以自己生产的一批A产品与乙公司等值交换,换取乙公司自产的B产品一批。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方均无货币流动,均无须进行增值税处理B甲公司发出A产品不必计算销项税额,乙公司收到A产品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C甲公司和乙公司发出各自货物时,均应作销售处理,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D甲公司和乙公司收到对方货物入库时,不论是否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可将收到货物所含的增值税税额计入进项税额抵扣

单选题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000元的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补价50000元B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3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9000元,甲公司设备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并且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补价300元C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11000元的设备交换乙公司的库存商品,乙公司库存商品账面价值8000元,公允价值为10000元,并且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补价4000元D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1000元的库存商品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并支付给乙公司补价1000元

问答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以自产产品对乙公司投资,双方协议按产品的售价作价。该批产品的成本为200万元,假设售价和计税价格均为220万元,乙公司收到投入的产品作为原材料使用。要求:(1)编制甲公司以产品投资的会计分录。(2)编制乙公司收到原材料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