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乙公司 ,货款为1000000元(含税价),款项未尚未收到。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偿还债务,甲公司已为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000元。2001年末,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用其生产的A产品偿还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产品成本为600000元,增值税发票已开,甲公司已将该产品作为原材料入库。甲公司该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是( )元。A.764000B.864000C.900000D.936000

2001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乙公司 ,货款为1000000元(含税价),款项未尚未收到。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偿还债务,甲公司已为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000元。2001年末,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用其生产的A产品偿还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产品成本为600000元,增值税发票已开,甲公司已将该产品作为原材料入库。甲公司该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是( )元。

A.764000

B.864000

C.900000

D.936000


相关考题:

2011年3月1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双方约定,乙公司应于2011年10月31日付款。2011年6月4日,经与中国银行协商后约定:甲公司将应收乙公司的货款出售给中国银行,价款为263 250;在应收乙公司货款到期无法收回时,中国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预计该批商品将发生的销售退回金额为23 400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 400元,成本为13 000元,实际发生的销售退回由甲公司承担。2011年8月3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商品,价款为23 4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与应收债权出售有关的账务处理。

甲公司3月15日赊销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总额为 4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公司给予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1/10、0.5/20、n/30(现金折扣按全部应收款项为基础计算)。若乙公司在4月6日付清全部款项,则甲公司收到款项为( )元。A.465660B.468000C.512226D.514800

甲公司2004年2月15日赊销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总额为 3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公司给予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1/10、0.5/20、n/30(现金折扣按全部应收款项为基础计算)。若乙公司在2004年3月6日付清全部款项,则甲公司收到的款项为( )元。A.349245B.351000C.384170D.386100

向甲公司销售产品一批,货款180 000元尚未收到.(不考虑增值税)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乙公司,货款为1000 000元(含税价)。2008年7月1日,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用产品偿还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成本为500 000元,增值税发票已开,甲公司已将该产品作为原材料入库。甲公司该项债务重组损失为( )元。A.200 000B.300 000C.164 000D.64 000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乙公司,货款为l 000 000元(含税价)。2008年7月1日,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经双方协议。甲公司同意乙公司用产品偿还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成本为500 000元,增值税发票已开,甲公司已将该产品作为原材料入库。甲公司该项债务重组损失为( )元。A.200 000B.300 000C.164 000D.64 000

甲公司2007年2月15日赊销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总额为4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公司给予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1/10、0.5/20、n/30”(现金折扣按全部应收款项为基础计算)。若乙公司在2007年3月6日付清全部款项,则甲公司收到款项为( )元。A.465660B.468000C.512226D.514800

向甲公司销售产品一批,货款180000元尚未收到。(不考虑增值税)

企业销售产品一批给星光公司,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8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编制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