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制度“新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支付标准要考虑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等因素,这种养老金计划属于()。A、现金余额计划B、目标受益计划C、待遇确定计划D、待遇混合计划

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制度“新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支付标准要考虑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等因素,这种养老金计划属于()。

  • A、现金余额计划
  • B、目标受益计划
  • C、待遇确定计划
  • D、待遇混合计划

相关考题:

混合计划具体包括现金余额养老金计划、养老金平衡计划、目标收益计划和基金补偿计划。以下关于这四种计划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金余额养老金计划为每个雇员建立一个名义账户,账户价值随预定支付额和预定利率水平获得增长B.养老金平衡计划根据雇员退休后一次性领取的养老金总期望值来确定每年缴款金额,并按实际利率在个人账户进行积累C.目标收益计划根据雇员退休后每年的目标收益来确定每年的缴款金额D.基金补偿计划拥有与DB计划和DC计划相匹配的双重特征

王太太退休后从社会养老保险中领取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参考多项因素,但不包括( )。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C.缴费年限D.本人预期寿命

微观设计要具体到月养老金支付数额,宏观设计要覆盖客户退休后全部余命的退休计划是( )A.待遇确定计划B.缴费确定计划C.生存年金计划D.非生存年金计划

理财规划师对于基本养老保险中的“新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属于“新人”B:“新人”缴费年限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无关C:“新人”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值为基数D:“新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对养老保险的计提方法进行了改革,规定“新人”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  )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C.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D.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

《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养老保险的计提方法进行了改革,规定“新人”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A: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C: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D: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

根据资金筹集和运作模式,企业年金主要有三种基本的计划类型:收益确定型、缴费确定型和混合型。DC计划是缴费确定型计划的简称。在DC计划下,雇主和雇员共同按确定的比例或金额向养老金计划缴费。雇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根据其个人账户的缴费和投资收益的总和决定,并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投资风险。

生存年金属于()的一种发放形式,是养老金支付的最佳方式。A、现收现付计划B、完全积累计划C、待遇确定型计划D、缴费确定型计划

参保人员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后,关于其待遇计发说法正确的是()。A、本人在各参保地的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在各参保地的缴费工资首先要分段计算出缴费指数,再计算出平均缴费指数,最后计算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B、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基本养老金C、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计算指数时,在待遇领取地的缴费工资按待遇领取地各年度对应的在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缴费指数,在其他参保地的缴费指数统一计算为1D、以本人在各参保地的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但各年度缴费工资,要先计算出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总平均值,再计算参保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最后计算基本养老金

根据资金筹集和运作模式,企业年金主要有三种基本的计划类型:收益确定型、缴费确定型和混合型。 以下关于DB计划的基本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统一账户 ②员工退休待遇由退休前工资水平和工作年限确定 ③投资风险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④按生命年金支付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某企业养老金计划规定,雇主按照个人薪酬5%缴费,计入员工个人账户,年末向托管银行供款,按国债年利5%计息,企业同时规定,根据司龄长短和个人账户积累额决定员工离开公司时可全额携带的养老金数额。这类养老金计划属于()。A、现金余额计划B、目标受益计划C、待遇混合计划D、以上都不对

根据【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基本养老金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是()。 A、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B、Ⅱ.退休年龄C、Ⅲ.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D、Ⅳ.企业年金的给付水平E、Ⅴ.个人账户积累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上海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基本养老金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A、个人账户金额B、个人累计缴费年限C、缴费工资D、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A、视同缴费年限B、实际缴费年限C、累计缴费年限D、工龄

缴费和津贴的多少与个人的工资水平直接相关的公共年金计划是()A、社会保险计划B、普遍社会救助计划C、普遍养老金计划D、多重组合公共年金计划

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和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方面作出决定。其中关于计发办法的调整,针对《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的发放基数是()。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C、A和B的总和D、A和B的平均值

影响过渡性养老金多少的决定因素有()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C、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D、过渡系数E、调节指数

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影响其多少的决定因素有()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B、实际缴费年限C、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D、缴费年限E、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判断题根据资金筹集和运作模式,企业年金主要有三种基本的计划类型:收益确定型、缴费确定型和混合型。DC计划是缴费确定型计划的简称。在DC计划下,雇主和雇员共同按确定的比例或金额向养老金计划缴费。雇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根据其个人账户的缴费和投资收益的总和决定,并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投资风险。A对B错

判断题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A对B错

多选题影响过渡性养老金多少的决定因素有()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C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D过渡系数E调节指数

多选题上海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基本养老金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A个人账户金额B个人累计缴费年限C缴费工资D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多选题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影响其多少的决定因素有()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B实际缴费年限C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D缴费年限E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单选题200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思想、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和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方面作出决定。其中关于计发办法的调整,针对《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实施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的发放基数是()。A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B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CA和B的总和DA和B的平均值

不定项题根据金鑫单位提供的养老金计划的背景信息,可判断该单位的养老金计划属于( )。(2分)A缴费确定型计划B待遇确定及缴费确定的混合型计划C待遇确定型计划D待遇不确定及缴费不确定的创新型计划

单选题养老金支付是指向符合资格要求的受益人支付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 )共同决定。A养老金替代率B本人退休年龄C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D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