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全部扣除。

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全部扣除。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服装加工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B.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C.对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饮料制造企业,饮料品牌使用方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在本企业扣除D.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在当年税前全部扣除。()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甲公司2013年度取得销售收入4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6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0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关于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数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20万元B.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36万元C.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600万元D.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200万元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共计( )万元。A.752B.685.75C.886D.1236

下列支出中,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有()。A: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费B:烟草企业实际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C:工业企业向保险公司借入经营性资金的利息支出D:财产保险企业实际发生的,且占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12%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E:人身保险企业实际发生的,且占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12%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及其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以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B.企业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5%的部分准予扣除C.对化妆品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D.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E.财产保险企业2018年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计算限额在税前扣除

下列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汇兑损失准予据实扣除B.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扣除C.企业依照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D.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E.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2014年)甲公司(汽车制造企业)2013年度取得销售收入4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6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0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关于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数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20万元B.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36万元C.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600万元D.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200万元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2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按规定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部分准予扣除。A、10%B、15%C、20%D、25%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B.对于汽车生产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C.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超过扣除限额部分,不得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D.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下列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表述错误的是( ) 。A.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B.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C.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D.对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2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超过当年税前扣除限额的部分,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的有( )。A.职工福利费支出B.业务招待费支出C.工会经费支出D.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E.公益性捐赠支出

(2019年)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超过当年税前扣除标准的金额,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有( )。 A.职工福利费支出B.业务招待费支出C.公益性捐赠支出D.工会经费支出E.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企业2010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有()。A、化妆品制造企业B、医药制造企业C、饮料制造企业D、酒类制造企业E、卷烟制造企业

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在当年税前全部扣除。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A、5%B、15%C、5‰D、15‰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营业收入()的部分,准予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A、3%B、12%C、15%D、5‰

甲公司主要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业务,2013年度取得销售收入4000万元,当年发生的与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6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20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关于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数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20万元B、业务招待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36万元C、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600万元D、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扣除的数额为200万元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部分行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进行了特殊的规定,下列规定不正确的有()。A、酒类制造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B、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C、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D、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E、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判断题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全部扣除。A对B错

单选题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营业收入()的部分,准予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A3%B12%C15%D5‰

多选题下列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的特殊规定,正确的是(  )。A对化妆品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B医药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C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D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E对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饮料制造企业,饮料品牌使用方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得由饮料品牌持有方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判断题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A对B错

判断题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准予在当年税前全部扣除。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税前扣除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有()。A对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制造)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B对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饮料制造企业,饮料品牌使用方发生的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30%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以在本企业扣除,也可以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归集至饮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由饮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作为销售费用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C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按照一般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D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