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患者男,37岁,因急性白血病入院。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骨髓活检示70%~80%为母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化疗。化疗后,重复骨髓活检再示母细胞,故进行第2轮诱导化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个中性粒细胞<100/μl),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故开始经验性静脉使用二性霉素B。胸部X线片显示新的两侧绒毛状肺泡浸润。纤维支气管镜标本镜检显示为锐角分支、有隔膜的菌丝(3~4μm)。除侵袭性肺部感染外,该真菌还可引起的感染是()A肺曲霉球B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C鼻窦感染D外耳道感染E眼部感染F心脏瓣膜感染

多选题
患者男,37岁,因急性白血病入院。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骨髓活检示70%~80%为母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化疗。化疗后,重复骨髓活检再示母细胞,故进行第2轮诱导化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个中性粒细胞<100/μl),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故开始经验性静脉使用二性霉素B。胸部X线片显示新的两侧绒毛状肺泡浸润。纤维支气管镜标本镜检显示为锐角分支、有隔膜的菌丝(3~4μm)。 除侵袭性肺部感染外,该真菌还可引起的感染是()
A

肺曲霉球

B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C

鼻窦感染

D

外耳道感染

E

眼部感染

F

心脏瓣膜感染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为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70%S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为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70%C.骨髓中原单核细胞≥60%D.骨髓中原单核细胞≥50%E.骨髓中原单核细胞≥30%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为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70%C.骨髓中原单核细胞≥60%D.骨髓中原单核细胞≥50%E.骨髓中原单核细胞≥30%

患者,男,40岁。发热、皮肤出血点2周。骨髓象示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淋白血病B、急粒白血病C、急单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急变E、慢粒白血病急变

骨髓细胞检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异常幼稚细胞占42%,POX(-),SBB(-),α-NBE(+)且可被NaF抑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组织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15;17)(q22;q22),可以诊断为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男,20岁。病史2周,发热出血倾向,骨髓象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最可能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红白血病E、慢性粒白血病急性变

患者,男,32岁,因腹胀就诊,查体脾脏增大至脐下,质地坚实,表面光滑,切迹明显,无压痛,血象检查白细胞为80×109/L,杆状核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增多,骨髓象见各系细胞极度增生,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增至30:1,最可能的诊断()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

骨髓涂片检查:异常幼稚细胞占40%,POX(-),SBB(-),AS-D-NCE(-),α-NBE(+)且不被NaF抑制,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组织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患者男,22岁,因发热、面色苍白入院。查体:贫血貌,胸骨压痛(+),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实验室检查: WBC 53.26×10/L,Hb 95 g/L,PLT 42×10/L,骨髓原粒细胞0.92,早幼粒细胞0.01,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此患者应诊断为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M1)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伴成熟型(M2)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男性,40岁,病史2周,发热皮肤出血点,骨髓原始细胞>80%,过氧化物酶(++),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A、急淋白血病B、急粒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急变E、慢粒白血病急变

共用题干患儿男,6岁,贫血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13.2*109/L,Hb>8g/L,血小板56*109/L。骨髓异常细胞占82%,异常细胞POX,SB,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阴性,糖原染色强阳性,碱性磷酸酶积分240分。该患儿的可能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红白血病

患者,男,38岁。因"反复牙龈出血、发热1周"入院。查体:T39.5℃,全身可见散在瘀斑,胸骨压痛(+),双侧腋窝可扪及数粒肿大浅表淋巴结,双下肺可闻湿性啰音,肝脾未触及。患者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表明可见40%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提示该群异常细胞CD19阳性,HLA-DR阳性,TdT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红白血病G.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患者,女性,35岁,发热伴皮下出血1个月,骨髓象示:骨髓原始细胞85%,过氧化酶(+),Auer小体(+)。该患者诊断考虑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红白血病

骨髓涂片检查:异常幼稚细胞占40%,POX(-),SBB(-),AS-D-NCE(-),α-NBE(+)且不被NaF抑制,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组织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下列哪种疾病的骨髓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为阴性反应()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男,37岁,因急性白血病入院。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骨髓活检示70%~80%为母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化疗。化疗后,重复骨髓活检再示母细胞,故进行第2轮诱导化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个中性粒细胞<100/μl),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故开始经验性静脉使用二性霉素B。胸部X线片显示新的两侧绒毛状肺泡浸润。纤维支气管镜标本镜检显示为锐角分支、有隔膜的菌丝(3~4μm)。该病原体可能为()A、黄曲霉B、烟曲霉C、黑曲霉D、毛霉菌E、申克孢子丝菌F、根霉菌

单选题患者,男,27岁,发热、牙龈出血、皮肤瘀斑5天,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触及。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原始细胞0.90,POX(-),PAS阳性呈粗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阴性。血清溶菌酶正常。诊断为(  )。A急性红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细胞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某患者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为46,XY,t(15;17)(q22;q22),可以诊断为()。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患者因腹胀就诊,查体脾脏增大至脐下,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无压痛,血象检查白细胞为70×109/L,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为多,骨髓象见各系细胞极度增生,以粒系为主,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红白血病

单选题患者女,32岁,因贫血、乏力入院。血常规:WBC8.26×109/L,Hb55g/L,PLT72×109/L。血涂片中原幼细胞6%;骨髓检查红系56.5%,原红3.5%,早幼红5%,幼红细胞可见类巨幼改变,原单+幼单细胞占9.5%,此患者应诊断为()A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E红白血病(M6)

单选题骨髓涂片检查:异常幼稚细胞占40%,POX(-),SBB(-),AS-D-NCE(-),α-NBE(+)且不被NaF抑制,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A组织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单选题骨髓细胞检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异常幼稚细胞占42%,POX(-),SBB(-),α-NBE(+)且可被NaF抑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组织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一单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单选题患者,男,38岁。因"反复牙龈出血、发热1周"入院。查体:T39.5℃,全身可见散在瘀斑,胸骨压痛(+),双侧腋窝可扪及数粒肿大浅表淋巴结,双下肺可闻湿性啰音,肝脾未触及。患者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0×10/L,血小板5×10/L;骨髓细胞形态学表明可见40%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提示该群异常细胞CD19阳性,HLA-DR阳性,TdT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红白血病G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患者,男,80岁,疲乏,苍白半年,脾大明显,WBC 100×109/L,原粒加早幼粒80%,骨髓:原粒+与幼粒15%,中幼粒24%,晚幼粒25%,杆状及多叶核28%,巨核细胞正常。初步诊断为(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脾功能亢进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多选题患者男,37岁,因急性白血病入院。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骨髓活检示70%~80%为母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化疗。化疗后,重复骨髓活检再示母细胞,故进行第2轮诱导化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个中性粒细胞<100/μl),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故开始经验性静脉使用二性霉素B。胸部X线片显示新的两侧绒毛状肺泡浸润。纤维支气管镜标本镜检显示为锐角分支、有隔膜的菌丝(3~4μm)。可使白血病患者引发肺部浸润的病原体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曲霉菌属C接合菌D卡氏肺囊虫E新型隐球菌F假丝酵母菌属

单选题男性,农民,55岁。因发热、头晕、鼻出血、皮肤瘀点伴关节酸痛2周来门诊。化验:Hb70g/L,WBC31.5×109/L,PLT20×109/L,外周血涂片有幼稚细胞。B超显示肝脾肿大,骨髓涂片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占0.90(90%),胞质内有Auer小体,血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诊断除哪项外,余均有可能()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多选题患者,女,18岁。因"反复皮肤瘀点、瘀斑2周,高热2天"入院。查体:T39.5℃胸骨压痛(+),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15×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1.2g/L,D-二聚体阳性。该患者行骨髓检查提示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早幼粒细胞占50%,其胞浆内充满粗大颗粒,可见较多的Auer小体。胸片:双下肺弥漫性渗出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F红白血病G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H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