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MN为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把小球A放在MN的圆心处,再把另一小球B放在MN上离最低点C很近的B处,今使两球同时自由释放,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有(  )。A.A球先到达C点B.B球先到达C点C.两球同时到达C点D.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到达C点

如图所示,MN为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把小球A放在MN的圆心处,再把另一小球B放在MN上离最低点C很近的B处,今使两球同时自由释放,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有(  )。


A.A球先到达C点
B.B球先到达C点
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到达C点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Windows中,文件mn.bmp存放在D盘的E文件夹中的F子文件夹中,它的完整文件标识符是 ()。 A. F:\mn.bmpB. D:\E\F\mn.bmpC. E:\F\mn.bmpD. E:\F:\mn.bmp

Si、Mn、Al等三种元素脱氧能力强弱的顺序为( )。A.Si<Mn<AlB.Mn<Si<AlC.Mn<Al<Si

如图所示,重量为G、半径为R的小球,用长为R的细绳挂在光滑的竖直壁面A处,则细绳的拉力FT=__________,壁面对小球的弹力FN=__________.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如图所示,+Q和-Q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以点电荷+Q为圆心作圆,A、B为圆上两点,MN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与两电荷连线交点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把质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对质子做功为零D.把质子从A点移动到MN上任何一点.质子的电势能变化都相同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同学对课后习题的解答过程:如图所示,正电荷q1固定于半径为R的半圆光滑轨道的圆心处,将另一带正电、电荷量为q2,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的A处无初速度释放,求:(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解:(1)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2)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支持力与电场力,则有:问题:(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2)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3)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两根相距为l的平行直导轨ab,cd,bd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为放在导轨ab和cb上的一长度也为L的导体杆,与ab垂直,其电阻为1/2R,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使MN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用U表示MN两端电压,则()。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υo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C.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M、N为传播方向上的两点,在t=0时M点位于平衡位置,且运动方向向上,N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波长为A,k=0,1,2,3,…)( )。 A.MN两点间距离为(k+1/4)λB.MN两点间距离为(k+1/2)λC.MN两点间距离为(k+3/4)λD.MN两点间距离为(k+1)A

如图所示,物体C放在水平面上,物体B放在C上,小球A和B之间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若8上的线竖直、两滑轮间的线水平,且不计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滑轮与线间的摩擦。把A拉到某位置(低于滑轮)由静止释放使A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A摆动的过程中B、C始终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v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C.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时的动能为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同学对课后习题的解答过程: 如图所示,正电荷q1固定于半径为R的半圆光滑轨道的圆心处,将另一带正电、电荷量为q2、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的A处无初速度释放,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解:(1)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υ,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炼钢过程中,锰与溶于金属中的氧作用反应式为()。A、[Mn]+[O]=(MnO)B、[Mn]+(1/2){O2}=(MnO)C、[Mn]+(FeO)=(Mn)十[Fe]

Mn、Al、Si三元素的脱氧能力由强到弱的次序为()。A、Al、Mn、SiB、Mn、Si、AlC、Al、Si、Mn

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35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5sB、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4sC、小球释放点距地面的高度为125mD、小球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0m/s

在转炉冶炼初期,元素的氧化顺序为()。A、Si→Mn→CB、C→Mn→SiC、Si→C→Mn

在转炉冶炼初期,元素的氧化顺序为()。A、Si→Mn→CB、C→Mn→SiC、Si→C→MnD、C→Si→Mn

现要求精炼处理钢种50Mn钢水80吨,取样时钢水中[Mn]=0,要求成品[Mn]含量为1.50%,Fe--Mn含量中Mn含量为60%,应加锰铁500公斤。试计算Mn的收得率是多少?

Si、Mn、Al等三种元素脱氧能力强弱的顺序为()。A、Si<Mn<AlB、Mn<Si<AlC、Mn<Al<Si

计算题:钢水量为100t,初始成份为:C://0.10%,Mn:0.10%,P:0.009%,要将成份调整为C://0.15%,Mn:0.90%,P<0.015%,已知:(1)低碳Mn铁的含Mn量为82%,含碳量忽略不计,含磷量0.15%,收得率为96%;(2)高碳Mn铁的含Mn量为65%,含碳量为 6.5%,含磷量为0.40%,收得率为96%;问能否仅配入上述两种铁合金而不需要其他增碳剂。(写出计算过程)

冶炼Ho8Mn2SiA钢,钢水量为20t,熔炼成份控制[Mn]=1.95%,炉内残余Mn为0.10%,使用Fe-Mn中含Mn为83%,回收率为96%,求Fe-Mn加入量。(保留整数位)

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为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血型阳性,rr表现为Rh血型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血型阳性女儿的概率是()A、3/8B、3/16C、1/8D、1/16

对象捕捉圆心坐标时()A、光标必须放在圆心上B、光标可以放在圆弧上C、光标可以放在圆心上D、光标要放在圆外

如果母亲为N和A血型,父亲为MN和O血型,则子女可能的血型是()。A、MN和A型、MN和O型B、MN和O型、N和A型C、MN和A型、N和A型D、MN和A型、MN和O型、N和O型、N和A型

单选题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35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5sB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4sC小球释放点距地面的高度为125mD小球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0m/s

单选题A MN两点间距离为(k+¼)λB MN两点间距离为(k+½})λC MN两点间距离为(k+¾)λD MN两点间距离为(k+1)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