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一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现在是高一的学生,在班级里求助者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求助者刚进入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老师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学习比较辛苦。求助者学习很努力,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督促大家学习,求助者有一次上课瞌睡,被班主任看到了当众严厉批评了他,还罚他打扫一周的卫生,求助者不服,找到班主任讲理,又遭到班主任的批评,为此求助者非常生气,之后常常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班主任非常生气,于是向求助者的父母反映这件事情。求助者认为是班主任看不惯自己,因此很痛恨班主任,但自己又很无奈。一气之下回家不上学了,整天在家里玩网络游戏,父母多次劝求助者回学校上课,但是求助者听不进去,还说父母也和老师一样看不惯自己,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吵架。两个月以前求助者在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刺到嗓子眼了,当时心慌、出冷汗,恐惧。去医院把鱼刺取出来以后求助者还认为鱼刺还在嗓子眼里,认为鱼刺会导致嗓子发炎以至于腐烂,以后自己就很难进食了。所以自此之后求助者就只喝粥,说别的东西已经咽不下去了,求助者很快就从135多斤降到90斤左右,而且头发发黄,皮肤也变得很暗淡。求助者多次去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都说求助者没有任何疾病,求助者父母多次给儿子讲道理、规劝都无济于事,求助者还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儿子那么残忍,经常为了这件事情与父母吵闹,求助者内心极度痛苦,求助者想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均是农民,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曾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偏执,和小朋友们不怎么来往,不合群,自己没有知心的朋友,总是觉得求助者与小朋友们格格不入。求助者的学习成绩一般,勉强考上高中。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对该求助者应考虑哪些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理由。3.要进行全面的心理咨询,咨询师要重点收集求助者的哪些资料?4.对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咨询师可考虑做哪些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5.若本案例中的咨询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其原理及特点是什么?6.若为鼓励求助者进食而使用阳性强化法,其原理及注意事项是什么?7.如果本案例中的咨询师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请简述其咨询过程的七个阶段。8.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觉得与求助者不匹配,应怎样处理及其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一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现在是高一的学生,在班级里求助者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求助者刚进入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老师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学习比较辛苦。求助者学习很努力,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督促大家学习,求助者有一次上课瞌睡,被班主任看到了当众严厉批评了他,还罚他打扫一周的卫生,求助者不服,找到班主任讲理,又遭到班主任的批评,为此求助者非常生气,之后常常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班主任非常生气,于是向求助者的父母反映这件事情。求助者认为是班主任看不惯自己,因此很痛恨班主任,但自己又很无奈。一气之下回家不上学了,整天在家里玩网络游戏,父母多次劝求助者回学校上课,但是求助者听不进去,还说父母也和老师一样看不惯自己,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吵架。两个月以前求助者在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刺到嗓子眼了,当时心慌、出冷汗,恐惧。去医院把鱼刺取出来以后求助者还认为鱼刺还在嗓子眼里,认为鱼刺会导致嗓子发炎以至于腐烂,以后自己就很难进食了。所以自此之后求助者就只喝粥,说别的东西已经咽不下去了,求助者很快就从135多斤降到90斤左右,而且头发发黄,皮肤也变得很暗淡。求助者多次去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都说求助者没有任何疾病,求助者父母多次给儿子讲道理、规劝都无济于事,求助者还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儿子那么残忍,经常为了这件事情与父母吵闹,求助者内心极度痛苦,求助者想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做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均是农民,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曾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偏执,和小朋友们不怎么来往,不合群,自己没有知心的朋友,总是觉得求助者与小朋友们格格不入。求助者的学习成绩一般,勉强考上高中。
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对该求助者应考虑哪些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3.要进行全面的心理咨询,咨询师要重点收集求助者的哪些资料?
4.对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咨询师可考虑做哪些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5.若本案例中的咨询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其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6.若为鼓励求助者进食而使用阳性强化法,其原理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7.如果本案例中的咨询师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请简述其咨询过程的七个阶段。
8.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觉得与求助者不匹配,应怎样处理及其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参考解析

解析:1.(1)心理与行为症状:气愤、发脾气、内心痛苦、恐惧、吵闹、疑病。
(2)生理症状:心慌、出冷汗、体重下降、头发变黄、皮肤暗淡。
(3)社会功能:不上学、与父母吵架。
2.(1)精神障碍。求助者出现内脏幻觉,并坚信不疑,可疑家族遗传病史。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其包括: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对于老师的批评很生气而且总是一直不肯原谅。
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固执己见为特点。本案例中的求助者从小就有怪癖,不合群,与他人格格不入,性格内向偏执。
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异常。开始于青少年,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3)严重心理问题。这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师的批评和惩罚让求助者很生气,求助者因此休学在家,社会功能损害严重,并因为鱼刺的事情不吃饭而且体重明显下降,心理问题已经泛化,但是没有器质性病变。
(4)疑病性神经症。
疑病妄想的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称疑病妄想,又称虚无妄想。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由于鱼刺事件对自己的嗓子健康过于注意,有疑病倾向。
(5)可能有躯体疾病,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的体重明显下降。  
3.心理咨询师应收集的求助者的资料包括:(1)人口学资料。(2)个人成长史。(3)个人健康史。(4)家族健康史。(5)个人生活方式、个人受教育情况。(6)对自己家庭及成员的看法。(7)社会交往状况。(8)目前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9)自我心理评估。(10)近期生活中的遭遇。(11)求助目的与愿望。(12)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情绪状态、理解能力等。(13)有无精神症状、自知力如何。(14)自身心理问题发生的时间、痛苦程度以及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15)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16)与心理问题相应的测量、实验结果。
根据本案例咨询师还需要了解求助者的资料包括:(1)对被老师批评的认识。(2)个人成长史。(3)既往行为模式。(4)发病以前的情绪状况和身体状况。(5)有无器质性病变。
4.(1)MMPI: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者均可参加此测验。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受测者合作并能读懂测验表上的每个问题,13~16岁的少年也可以完成此测验。MMPI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是世界上最常引证的人格自陈量表。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需要进行人格测量和量化评估。
(2)BPRS:BPRS是一个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适用于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大多数重性精神病患者,尤其适宜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本案例中咨询师在为作出诊断时要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疾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3)SCL-90:该量表的适用范围:①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②在综合性医院中,常以SCL-90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③应用SCL-90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4)EPQ:EPQ成人问卷用于调查16岁以上成人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用于调查7~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不同文化程度的受测者均可以使用。
(5)16PF:本测验适用范围很广,凡是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都适用。16PF属于团体实施的量表,当然也可以个别施测。与其他类似的测验相比较,它能以同等的时间测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质,并可作为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及心理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5.(1)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2)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包括: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②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④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酌治疗。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6.(1)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
(2)使用阳性强化法的注意事项:①目标行为单一具体,阳性强化法要改变的行为应该单一、具体,非常明确,保证强化物对该行为的强化。如果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不可同时开展。②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阳性强化,应该在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对目标行为的强化也要强度适当。过大,可能造成动机过强,或缺乏后期的强化;过小,无法达到刺激的强度,可能使阳性强化无效。③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7.咨询过程的七个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
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第七阶段:由于上一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例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
8.(1)一旦咨询师意识到咨询关系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咨询师应该主动加以处理。例如可以进行主动调整,如存在冲突时,不把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等强加给求助者,主动化解冲突。当无法实现匹配时,也可以进行转介。转介是指当咨询中出现某些不适宜咨询的情况时,咨询师将求助者转介给其他咨询师,由其他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转介是一种职业的做法,是符合职业理念和要求的。
(2)心理咨询师在做转介的时候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①应当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②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
③在转介时可向新的咨询师详细地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而提供的隐秘,否则就是对求助者不尊重。
④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包括咨询情况,这属于职业的交流,但一般不得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相关考题:

对求助者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时的工作程序包括( )A.整理归纳一般资料B.作出初步性的结论C.保持咨询态度谦和D.整理个人成长资料

请教:高一语文试题 请告诉我:因为高一学生刚入学,想慢慢培养学生有高考的意识

对求助者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时的工作程序包括( )。 (A)整理归纳一般资料 (B)作出初步性的结论 (C)保持咨询态度谦和 (D)整理个人成长资料

根据材料,回答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一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现在是高一的学生,在班级里求助者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求助者刚进入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老师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学习比较辛苦。求助者学习很努力,班主任老每天都要督促大家学习,求助者有一次上课瞌睡,被班主任看到了当众严厉批评了他,还罚他打扫一周的卫生,求助者不服,找到班主任讲理,又遭到班主任的批评,为此求助者非常生气,之后常常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班主任非常生气,于是向求助者的父母反映这件事情。求助者认为是班主任看不惯自己,因此很痛恨班主任,但自己又很无奈。一气之下回家不上学了,整天在家里玩网络游戏,父母多次劝求助者回学校上课,但是求助者听不进去,还说父母也和老师一样看不惯自己,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吵架。两个月以前求助者在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刺到嗓子眼了,当时心慌、出冷汗,恐惧。去医院把鱼刺取出来以后求助者还认为鱼刺还在嗓子眼里,认为鱼刺会导致嗓子发炎以至于腐烂,以后自己就很难进食了。所以自此之后求助者就只喝粥,说别的东西已经咽不下去了,求助者很快就从135多斤降到90斤左右,而且头发发黄,皮肤也变得很暗淡。求助者多次去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都说求助者没有任何疾病,求助者父母多次给儿子讲道理、规劝都无济于事,求助者还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儿子那么残忍,经常为了这件事情与父母吵闹,求助者内心极度痛苦,求助者想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均是农民,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曾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偏执,和小朋友们不怎么来往,不合群,自己没有知心的朋友,总是觉得求助者与小朋友们格格不入。求助者的学习成绩一般,勉强考上高中。本案例中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三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诉高一时在军训回来的车上,某同学送给他一盒饼干,他只拿了其中的一块,便把饼干盒还回。当时有人说他“你傻啊”。尽管一周后,那位说他傻的同学又表示喜欢与求助者来往,但求助者从此跟人一说话就紧张,并有些口吃,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求助者也真的觉得自己挺傻,认为别人也一定能看出来。因而高三后便不再上学。求助者认为不上学也没关系,但妈妈对他不上学很着急,带他来看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说话声音很弱,不敢看人,但语言及逻辑思维尚可。邻居对他的评价:是个老实的孩子;同学对他的评价:比较幼稚,不成熟。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多选 A:已出现泛化B:未影响社会功能C:未出现泛化D:已影响社会功能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9岁,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为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较好.在模拟考试中发挥正常,预计可以考入重点大学。但高考成绩出来后,她竟然没有达到普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经查分,阅卷没有错误。求助者觉得犹如晴天霹雳,家长、老师、同学等也觉得非常意外。知道成绩后求助者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郁郁寡欢,整日待在家里,不出门,不与他人交往,不听家长的建议去补习班上课。明显消瘦,睡不着。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同学关系较好,学习认真刻苦,高中时成绩一直较稳定,计划报考重点大学,但高考落榜。父母为公务员,家庭条件一般。对该求助者可不必深入了解的资料是()。A.个性特征B.社会功能C.学习成绩D.身体状况

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 (A) 一般婚姻状况 (B)曰常活动场所(C)社会交往状况 (D)家庭教养方式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三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诉高一时在军训回来的车上,某同学送给他一盒饼干,他只拿了其中的一块,便把饼干盒还回。当时有人说他“你傻啊”。尽管一周后,那位说他傻的同学又表示喜欢与求助者来往,但求助者从此跟人一说话就紧张,并有些口吃,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求助者也真的觉得自己挺傻,认为别人也一定能看出来。因而高三后便不再上学。求助者认为不上学也没关系,但妈妈对他不上学很着急,带他来看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说话声音很弱,不敢看人,但语言及逻辑思维尚可。邻居对他的评价:是个老实的孩子;同学对他的评价:比较幼稚,不成熟。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单选 A:一般心理问题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C:严重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莱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三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诉高一时在军训回来的车上,某同学送给他一盒饼干,他只拿了其中的一块,便把饼干盒还回。当时有人说他“你傻啊”。尽管一周后,那位说他傻的同学又表示喜欢与求助者来往,但求助者从此跟人一说话就紧张,并有些口吃,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求助者也真的觉得自己挺傻,认为别人也一定能看出来。因而高三后便不再上学。求助者认为不上学也没关系,但妈妈对他不上学很着急,带他来看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说话声音很弱,不敢看人,但语言及逻辑思维尚可。邻居对他的评价:是个老实的孩子;同学对他的评价:比较幼稚,不成熟。从求助行为可以判断该求助者()。多选 A:自知力完整B:自知力缺失C:主动求助D:被动求助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莱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请简述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中保密内容及保密例外。

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多选A. 老年男性B. 患冠心病 C. 认知偏差D. 胸闷心慌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三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诉高一时在军训回来的车上,某同学送给他一盒饼干,他只拿了其中的一块,便把饼干盒还回。当时有人说他“你傻啊”。尽管一周后,那位说他傻的同学又表示喜欢与求助者来往,但求助者从此跟人一说话就紧张,并有些口吃,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求助者也真的觉得自己挺傻,认为别人也一定能看出来。因而高三后便不再上学。求助者认为不上学也没关系,但妈妈对他不上学很着急,带他来看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说话声音很弱,不敢看人,但语言及逻辑思维尚可。邻居对他的评价:是个老实的孩子;同学对他的评价:比较幼稚,不成熟。如果该求助者愿意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包括()A:缺乏自信B:说话紧张C:口吃问题D:是否上学

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三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诉高一时在军训回来的车上,某同学送给他一盒饼干,他只拿了其中的一块,便把饼干盒还回。当时有人说他“你傻啊”。尽管一周后,那位说他傻的同学又表示喜欢与求助者来往,但求助者从此跟人一说话就紧张,并有些口吃,变得害怕与人交往。求助者也真的觉得自己挺傻,认为别人也一定能看出来。因而高三后便不再上学。求助者认为不上学也没关系,但妈妈对他不上学很着急,带他来看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说话声音很弱,不敢看人,但语言及逻辑思维尚可。邻居对他的评价:是个老实的孩子;同学对他的评价:比较幼稚,不成熟。心理咨询师在了解情况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多选 A:启发求助者寻求帮助B:求助者拒绝帮助可停止咨询C:对妈妈进行心理帮助D:求助者拒绝帮助可强制咨询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是莱重点大学三年级学生。求助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由于赛前准备充分,求助者顺利带领队友闯入决赛。没想到,求助者在决赛中几次出现口误,惹得对手和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团队没有获得名次。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闷闷不乐,他认为自己连累了整个团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学习效率下降,学生会的工作也经常出错,借故不参加有比赛性质的校园活动,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和朋友、同学交流,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发呆。求助者的同学担心他继续这样消沉下去,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都是医生,对求助者管教比较严格。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干部,好强,追求完美。身体健康,历年体检结果正常。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解决求助者的问题。请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与步骤。

对求助者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A、一般婚姻状况B、日常活动场所C、社会交往状况D、家庭教养方式

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A、人口学资料B、求助者生活状况C、婚姻家庭D、朋友的生活状况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A、精神状态B、生活状况C、身体状态D、测验结果

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A、身体状态B、娱乐活动C、自我描述D、工作记录

一般来说,定量研究在资料收集阶段的理想调查人员不包括()。A、女性B、男性C、大学生D、语言流利者E、心理素质好者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孩、12岁,六年级学生、性格开朗大方,热爱劳动,但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成绩不好,学习自信心不足。如果你作为该学生的班主任,怎样运用积极关注的态度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

来访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所围绕的几个方面中不包括()A、求助者的一般背景资料B、求助者的来访原因C、求助者的现主要症状D、求助者好朋友的体检表

多选题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A身体状态B娱乐活动C自我描述D工作记录

单选题一般资料的整理不包括()。A人口学资料B求助者生活状况C婚姻家庭D朋友的生活状况

多选题心理咨询收集资料的内容主要有()A心理测验B行为观察C求助者的一般情况D求助者面临的主要问题E求助者的背景资料

问答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孩、12岁,六年级学生、性格开朗大方,热爱劳动,但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成绩不好,学习自信心不足。如果你作为该学生的班主任,怎样运用积极关注的态度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

单选题来访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所围绕的几个方面中不包括()A求助者的一般背景资料B求助者的来访原因C求助者的现主要症状D求助者好朋友的体检表

多选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学习成绩优异。本案例中已了解的求助者的临床资料包括()。A人格特征B病程长短C躯体症状D认知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