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曲线路段,照明灯具的布设间距与直线路段相同。( )

对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曲线路段,照明灯具的布设间距与直线路段相同。( )


参考解析

解析: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曲线路段,照明灯具的布设间距宜为直线段的0.5~0.7倍。半径越小,间距也应越小。

相关考题:

使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段是()。A、纵坡大于5%的上坡路段B、纵坡大于6%的下坡路段C、平面半径为50m~100m的平曲线路段D、超高横坡大于7%的路段

安装于曲线半径小于70m路段的钢护栏,其波形梁板应根据曲线半径的大小加工成相应的弧线形。()

防眩设施在平曲线路段及竖曲线路段的遮光角应该为8~15。( )

平曲线路段遮光角β0=cos-1{[(R-B3)/R]cosβ},式中B3为( )。A.平曲线半径B.直线路段遮光角C.防眩板间距D.驾驶员与防眩板横向距离

隧道外引道曲线半径小于一般值的路段、隧道设夜间照明且处于无照明路段的洞外引道、隧道与桥梁连接处及连续隧道间的路段可设置洞外引道照明。( )

我国铁路会在哪些路段适当的增加铺设的轨枕来提高该路段的轨道强度()A、混凝土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600米的曲线路段B、木枕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800米的曲线路段C、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D、长度大于300米的隧道地段

直线路段,遮光角不得低于()度;平曲线形路段()度。

半径500m的曲线路段,可按直线路段布灯。

下列关于园路平面线型设计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加宽值与车体长度的平方成正比B、弯道中心线平曲线半径R≥200m时可不必加宽C、曲线加宽值与弯道半径成反比D、为使直线路段上的宽度逐渐过渡到弯道上的加宽值,不能设加宽缓和段

基准线桩纵向间距:直线段不应大于()m,平曲线路段视曲线半径大小应加密布置,最小2.5m。A、10B、20C、30

下面关于园路曲线加宽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加宽值与车体长度的平方成正比B、曲线加宽值与弯道半径成反比C、弯道中心线平曲线半径R≥20m时可不必加宽D、为使直线路段上的宽度逐渐过渡到弯道上的加宽值,需设加宽缓和段

已知甲线路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50mm,乙线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40mm,两线的直线间距为4000mm,求在曲线地段甲、乙两线的线间距?

设置防眩设施的依据有()。A、夜间交通量大,尤其大型车混入率高的路段B、夜间相对白天事故率较高的路段C、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5m的路段D、平曲线半径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

中间站、越行站应设在直线上。始发站宜设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设在曲线上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相应路段设计速度的最小曲线半径。()

平曲线半径是指曲线路段的中心线()所对应的半径。

多选题设置防眩设施的依据有()。A夜间交通量大,尤其大型车混入率高的路段B夜间相对白天事故率较高的路段C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5m的路段D平曲线半径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

判断题中间站、越行站应设在直线上。始发站宜设在直线上,困难条件下设在曲线上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相应路段设计速度的最小曲线半径。()A对B错

单选题某一级公路主线收费站布设位置,较合理的是以下哪个选项?(  )A平面直线与凹形竖曲线组合处B平面直线与纵面陡坡组合处C平面简单形曲线与纵断面缓坡路段组合处D平面基本形曲线与纵断面缓坡路段组合处

问答题[计算题]已知甲线路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50mm,乙线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40mm,两线的直线间距为4000mm,求在曲线地段甲、乙两线的线间距。

问答题已知甲线路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50mm,乙线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40mm,两线的直线间距为4000mm,求在曲线地段甲、乙两线的线间距?

填空题直线路段,遮光角不得低于()度;平曲线形路段()度。

判断题半径500m的曲线路段,可按直线路段布灯。A对B错

单选题基准线桩纵向间距:直线段不应大于()m,平曲线路段视曲线半径大小应加密布置,最小2.5m。A10B20C30

多选题我国铁路会在哪些路段适当的增加铺设的轨枕来提高该路段的轨道强度()A混凝土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600米的曲线路段B木枕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800米的曲线路段C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D长度大于300米的隧道地段

填空题平曲线半径是指曲线路段的中心线()所对应的半径。

多选题关于线形组合设计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A半径小的圆曲线曲中点,不宜接近或设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B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C应避免在长下坡路段、长直线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路段的末端接小半径圆曲线的组合D长直线不宜与坡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

多选题下面关于园路曲线加宽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加宽值与车体长度的平方成正比B曲线加宽值与弯道半径成反比C弯道中心线平曲线半径R≥20m时可不必加宽D为使直线路段上的宽度逐渐过渡到弯道上的加宽值,需设加宽缓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