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5m高稳定土坡坡顶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1.6m×1.6m,如题9图所示。试问,该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稳定土坡坡顶的水平距离a(m),应不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 A. 2.0B. 2.5C. 3.0D. 3.5

位于5m高稳定土坡坡顶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1.6m×1.6m,如题9图所示。试问,该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稳定土坡坡顶的水平距离a(m),应不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


A. 2.0
B. 2.5
C. 3.0
D. 3.5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4.2条和式(5.4.2-2),对于矩形基础,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小于或等于3m时,其基础底面外边缘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
  a≥2.5b-d/tanβ=2.5×1.6-2/tan45°=2.0m
  根据《地规》第5.4.2条,基础底面外边缘至坡顶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5m,故取a=2.5m。
  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浅基础设置在稳定边坡坡顶附近时,其埋置深度及至坡顶水平距离的有关要求。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地规》式(5.4.2-2),计算基础底面外边缘至坡顶的水平距离范围;
  ②根据《地规》第5.4.2条规定,确定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

相关考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3.33(B) 3.45 (C) 3.50 (D) 3.55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3.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F=16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A、14 B、19 C、23 D、28

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假定,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础顶面处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F=16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每延米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m)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A 14B 19C 23D 28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作用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作用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在题10~13图示偏心荷载的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00kPa,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6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B. 330C. 360D. 470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相应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时,基底的附加平均压力值p0=150kPa。试问,当沉降经验系数ψs=0.8时,不考虑相邻基础的影响,基础中心点由第①层土产生的最终变形量s1(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B. 40C. 50D. 60

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假定,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础底面压力值Pk=130KPa。试问,②层游泥质黏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60B 70C 80D 90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FK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150 (B) 160 (C) 180 (D) 200

某多层房屋建在稳定的土质边坡坡顶,采用墙下混凝土条形无筋扩展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基础及边坡情况如图所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该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为120kPa。试问,混凝土基础高度H0(m)的最低取值,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A)0.2 (B)0.4 (C)0.5 (D)0.8

某5.1m高的毛石混凝土挡墙,其后缘有倾角为θ的稳定岩坡。墙后填土与挡墙顶面平齐,且无超载作用。填土的重度γ=18kN/m3,内摩擦角φ=34°,内聚力c=0kPa。填土对挡墙墙背的摩擦角δ=17°,填土与岩坡坡面间的摩擦角δr=17°。挡墙的剖面尺寸如题18~20图所示。   提示:不考虑挡墙前缘土体的作用。 条件同题19,假定,已经求得相对于挡土墙底面形心,挡土墙在主动土压力及自重作用下,其合力的偏心距e=0.630m。试问,挡土墙基础底面墙趾A处,每延米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max(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00B. 250C. 280D. 300

某多层房屋建在稳定的土质边坡坡顶,采用墙下混凝土条形无筋扩展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基础及边坡情况如图所示。无筋扩展基础所用材料的抗拉、抗弯性能较差,为了保证该基础有足够的刚度,以下何项措施最为有效?(A)调整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B)控制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C)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 (D)增加材料的抗压强度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试问,基础底面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 170B. 185C. 200D. 210

某多层房屋建在稳定的土质边坡坡顶,采用墙下混凝土条形无筋扩展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基础及边坡情况如图所示。试问,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a (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5(B)2.5(C)3.8(D)5.3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本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其中②粉土层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6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进行基础设计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A.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B. ②粉土层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C.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D. ②粉土层、③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对于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物,当拟建场地条件符合下列哪些选项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应适当增大(  )A. 位于河岸边缘B. 位于边坡坡顶边缘C. 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D. 地基土为软弱土

某直立土坡坡高为10m,坡顶上重要建筑物至坡顶距离为8.0m,主动土压力为Ea,静止土压力为E0,支护结构上侧向岩土压力宜为()。

某稳定边坡,坡角β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b为2.8m,基础埋置深度d为3m,如图3-12所示。试问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a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A. 1. 8m B. 2. 5m C. 3. 2m D. 4. 6m

某构筑物其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埋深为3m,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构筑物传至基础顶面的偏心荷载Fk = 1200kN,距基底中心1.2m,水平荷载Hk=200kN,作用位置如图3-5所示,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kmax,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65kPa B. 341 kPa C. 415kPa D. 454kPa

如下图所示,某边坡其坡角为35°,坡高为6.0m,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坡体为均质黏性土层,重度为2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0kPa,综合考虑持力层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坡顶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5m×2.0m,基础底面外边缘距坡肩水平距离3.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情况如下图所示(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按20kN/m3考虑)。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该矩形基础最小埋深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2.0mB. 2.5mC. 3.0mD. 3.5m

某稳定边坡坡角口为30°,矩形基础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底面边长为2.8 m, 基础埋深d为3 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A) 1. 8 m (B) 2. 5 m (C) 3. 2 m (D) 4. 6 m

某稳定边坡坡角为30°,坡高H为7.8m,条形基础长度方向与坡顶边缘线平行,基础宽度B为2.4m。若基础底面外缘线距坡顶的水平距离a为4.0m时,基础埋置深度d最浅不能小于下列哪个数值?()

图5所示某稳定土坡的坡角为30°,坡高3.5m,现拟在坡顶部建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拟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300kN/m,基础砌置深度在室外地面以下1.8m,地基土为粉土,其黏粒含量ρc=11.5%,重度γ=20kN/m3,fak=150kPa,场区无地下水,根据以上条件,为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若基础底面外缘线距离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a应满足(  )要求。(注:为简化计算,基础结构的重度按地基土的重度取值。)A.大于等于4.2mB.大于等于3.9mC.大于等于3.5mD.大于等于3.3m

某构筑物其基础底面尺寸为3mX4m,埋深为3m,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构筑物传至基础顶面的偏心荷载Fk=1200kN,距基底中心1.2m,水平荷载Hk=200kN,作用位置如图所示。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pkmax,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265kPa (B) 341kPa(C) 415kPa (D) 454kPa

某多层砌体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剖面及土层分布如题图所示。基础及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假定,场地各土层的实测剪切波速vs,如题3~5图所示。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某方形独立柱基,底面尺寸为B=L=2.0m,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竖向力设计值F=600kN。已算出: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G=130kN,相应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Gk=115kN。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题图所示。当无相邻荷载影响时,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简化公式,计算该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为(  )。A. 1.6m B. 3.0m C. 4.0m D. 4.45m

关于土的边坡坡度,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土的边坡坡度=坡脚宽b/坡顶高hB、边坡系数m=坡顶高h/坡脚宽bC、边坡系数与边坡坡度之积等于1D、工程中常以m表示放坡

单选题关于土的边坡坡度,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土的边坡坡度=坡脚宽b/坡顶高hB边坡系数m=坡顶高h/坡脚宽bC边坡系数与边坡坡度之积等于1D工程中常以m表示放坡

单选题计算地基稳定性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地基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进行验算B稳定性验算的安全系数应为1.2C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不大于3m时,可不限制其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D当地基土坡坡角大于45°,坡高大于8m时,尚应验算坡体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