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E.不升不降

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E.不升不降

参考解析

解析: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价格高,货币购买力低;反之,货币购买力高。而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1-1/(1+25%)=20%,故B项正确,ACDE错误。所以答案选B。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货币性项目说法中正确的有( )。A.持有货币性资产,物价上涨会带来购买力损失B.持有货币性资产,物价下降会带来购买力收益C.持有货币性权益,物价上涨会带来购买力损失D.持有货币性权益,物价上涨会带来购买力收益E.持有货币性权益,物价下降会带来购买力损失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购买力的变动趋势和幅度与物价指数变动方向一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关于货币价值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货币的价值有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之分,一般认为的货币价值都是指货币的对外价值B:货币的对外价值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C:物价指数反映了货币的购买力D:货币的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但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动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E:物价指数越高,货币的购买力越低,货币的对外价值也就越低

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

如果PPP理论成立,单纯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来看,如果物价指数上升20%,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16.7%D.下降16.7%

单纯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

物价稳定的前提或实质是( )。A.货币含金量的稳定B.货币购买力的相对稳定C.物价指数稳定D.商品数量稳定

在物价大幅上涨时,货币性资产购买力下降产生货币购买力变动损失。

货币购买力指数是物价指数的倒数。

物价指数与货币购买力指数的表达关系式是()。A、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B、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C、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D、货币购买力指数=物价指数

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物价水平越高,购买力就越高。( )

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对一切商品、劳务的购买力,它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货币购买力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货币购买力指数=物价指数C、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货币购买力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的对内价值是指()A、含金量B、物价指数C、货币购买力D、汇率

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比如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

物价指数上升10%,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10%。

在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中,物价上升时期持有货币性资产而损失的购买力与持有货币性负债而获得的购买力之差被称为()A、货币购买力损益B、资产已实现持有损益C、资产未实现持有损益D、资本维护准备金

假设甲国物价指数由100上升到300,乙国物价指数由100上升至200,按相对购买力平价,甲国货币相对乙国货币会()。A、贬值B、升值C、汇率不变D、先升值后贬值

物价指数越高,货币购买力越强。()

单选题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

判断题物价指数上升10%,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10%。A对B错

单选题假设甲国物价指数由100上升到300,乙国物价指数由100上升至200,按相对购买力平价,甲国货币相对乙国货币会()。A贬值B升值C汇率不变D先升值后贬值

判断题货币购买力指数是物价指数的倒数。A对B错

单选题物价指数与货币购买力指数的表达关系式是()。A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B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C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D货币购买力指数=物价指数

单选题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对一切商品、劳务的购买力,它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货币购买力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B货币购买力指数=物价指数C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货币购买力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判断题物价指数越高,货币购买力越强。()A对B错

单选题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的对内价值是指()A含金量B物价指数C货币购买力D汇率

填空题货币购买力变动的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比如物价指数上升25%,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