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主张。

简述孔子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主张。


参考解析

解析:(1)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 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治国的 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首先是“庶”.要 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 足的物质生活;最后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洽 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顾 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 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 得社会成效。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 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认为先要抓好经济琶 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 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 (2)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反 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 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 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3) 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 这一理论,是人类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 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 依据。 (4)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种观点,是孔 子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 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 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 不学”,属于下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的 就是中人这部分,中人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 他们谈高深的学问。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 中人这个范围,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重大作 用。因此,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子 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 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 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相关考题:

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

简述孔子有关“以礼治国”的主张内容。

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是()。

简述荀子关于教师的地位、条件和作用的思想

简述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教育主张“游于艺”中国固有的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孔子奠定的,它是教育()、()。

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并加以评价 。

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简述孔子的幼教主张。

“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简述洛克关于绅士教育的基本主张。

简要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简述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研究的意义)

简述孔子的思想主张。

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简述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

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问答题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填空题孔子的教育主张“游于艺”中国固有的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由孔子奠定的,它是教育()、()。

问答题简述孔子的思想主张。

问答题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问答题简要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问答题简述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

问答题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单选题“学而优则仕”概括了()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问答题简述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