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4).有关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018助理真题)A.真空法不适用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籵B.测量前需将沥青混合料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分散到小于6.4mmC.测定时,开动真空泵,使负压容器内负压在2min内达到3.7Pa±0.3kpaD.负压达到后,开动振动装置持续10min±2min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4).有关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018助理真题)

A.真空法不适用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籵
B.测量前需将沥青混合料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分散到小于6.4mm
C.测定时,开动真空泵,使负压容器内负压在2min内达到3.7Pa±0.3kpa
D.负压达到后,开动振动装置持续10min±2min

参考解析

解析:P385,A、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真空法)采用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用于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计算、路矿况调查中的压实度计算等目的。适用于集料的吸水率不大于3%的非改性沥青混合料。B、将沥青混合料试样仔细分散,做到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分散到小于6.4mm,不得用锤击的方式分散,可采用在不超过60℃的烘箱中加热的方式进行分散。C、D、将负压容器与真空设备连接起来,开动真空泵。使真空度达到3.7kPa±0.3kPa(730mmHg),并持续15min±2min。然后强烈振动负压容器,促使混合料中的空气尽快排出,直至不见气泡出现为止。

相关考题: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6).己知马歇尔试件制作采取标准击实法,高度符合要求的试件有()。 A.62.2mmB.63.8mmC.64.8mmD.64.9mm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马歇尔试件制作采取标准击实法,试件高度符合要求的有( )(2018助理真题)A.62.2mmB.63.8mmC.64.8mmD.64.9mm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5).对于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车辙试件后,放置的时间以()为宜,使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室温放置时间不得长于()。 A.24h;1周B.24h;2周C.48h;1周D.48h;2周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9).有关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真空法不适用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B.测定前需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损,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C.测定时,开动真空泵,使负压容器内负压在2min内达到3.7kPA.±0.3kPA.D.负压达到后,开动振动装置持续10min±2min

关于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密度、马歇尔稳定度、车辙、冻融劈裂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3)某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为( )。A.8.14kNB.8.50kNC.8.66kND.8.84kN

2.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9).有关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2014检师真题)A.真空法不适用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料B.测定前需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损,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C.测定时,开动真空泵,使负压容器内负压在2min内达到3.7kPa±0.3kPaD.负压达到后,开动振动装置持续10min±2min

2.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7).在制件过程中,试验人员往7500克矿料里加入了377克沥青,则该试件的沥青含量是( )。(2014检师真题)A.0.047B.0.048C.0.049D.0.05

2.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6).己知马歇尔试件制作采取标准击实法,高度符合要求的试件有( )。(2014检师真题)A.62.2mmB.63.8mmC.64.8mmD.64.9mm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0).对于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件成型后,放置的时间以()为宜,使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室温放置时间不得长于()。 A.24h;1周B.24h;2周C.48h;1周D.48h;2周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5).对于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成型车辙试件后,放置的时间以( )为宜,使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室温放置时间不得长于( )。(2018助理真题)A.24h;1周B.24h;2周C.48h;1周D.48h;2周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8).试件密度测定过程中,测得干燥试件的空气中质量为1220.1克,试件的水中质量为719.6克,试件的表干质量为1221.3克,试件的高度为64.1mm。对于此沥青混合料试件,下述所用测试方法及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用水中重法,测得表观相对密度,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体积相对密度B.用水中重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C.用体积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D.用蜡封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某一试验室需要进行AC-20C沥青混合料(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马歇尔试验。已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5%;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比例分别为65%、32%和3%,粗、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23、2.685,矿粉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10。最佳沥青用量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2.497,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386.请对下列各题进行判别:1)进行成型试验时称量一个马歇尔试件的混合料总质量约为( )。(2017真题)(2017检师真题)A.1200gB.1268gC.1248gD.1228g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马歇尔试件制作采取标准击实法,试件高度符合要求的有() A.62.2mmB.63.8mmC.64.8mmD.64.9mm

请回答下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有关问题:(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测试方法为( )。A.通常采用表干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B.对吸水率大于2%的试件,宜改用蜡封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C.不能用表干法、蜡封法测定的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体积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D.对吸水率小于0.5%的特别致密的沥青混合料,采用水中重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3).试件密度测定过程中,测得干燥试件的空气中质量为1220.lg,试件的水中质量为719.6g,试件的表干质量为:1221.3g,试件的高度为64.1mm。对于此沥青混合料试件,下述所用测定方法及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2018助理真题)A.用水中重法,测得表观相对密度,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休积相对密度B.用表干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C.用体积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D.用蜡封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密度测定时,当过渡擦去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开口空隙中的水分后,测得的毛体积密度结果将减小。

针对SMA沥青混合料及配合比设计,回答以下问题(25)针对SMA混合料性能试验检测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2014真题)(2014助理真题)A.SMA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必须进行车辙、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谢伦堡析漏及肯特堡飞散试验B.谢伦堡析漏试验用以检验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C.肯特堡飞散试验用于确定混合料所需的最大沥青用量D.谢伦堡析漏和肯特堡飞散试验确定沥青用量时,均通过测定的损失值与油石比关系曲线上的拐点来确定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3).试件密度测定过程中,测得干燥试件的空气中质量为1220.lg,试件的水中质量为719.6g,试件的表干质量为:1221.3g,试件的高度为64.1mm。对于此沥青混合料试件,下述所用测定方法及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用水中重法,测得表观相对密度,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休积相对密度B.用表干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C.用体积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D.用蜡封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2)在制件过程中,试验人员往7500g矿料(含填料)里加入了377g沥青,则该试件的沥青含量是( )(2018助理真题)A.4.7%B.4.8%C.4.9%D.5.0%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4).有关真空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真空法不适用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沥青混合籵B.测量前需将沥青混合料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细集料分散到小于6.4mmC.测定时,开动真空泵,使负压容器内负压在2min内达到3.7PA.±0.3kpA.D.负压达到后,开动振动装置持续10min±2min

某一试验室需要进行AC-20C沥青混合料(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目标配合比试验。己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5%,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412g/cm3。请对下列各题进行判别:2)若成型5cm车辙试件,一块车辙试件的混合料总质量约为( )。A.10820gB.10854gC.10980gD.11180g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7).在制件过程中,试验人员往7500克矿料里加入了377克沥青,则该试件的沥青含量是()。A.0.047B.0.048C.0.049D.0.05

计算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除需要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之外,还需要沥青混合料的()(2017真题) A.材料组成比例B.表观相对密度C.理论最大相对密度D.试件的压实度

某一试验室需要进行AC-20C沥青混合料(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马歇尔试验。己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5%;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比例分别为65%、32%和3%,粗、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23、2.685,矿粉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10。最佳沥青用量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2.497,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386。请对下列各题进行判别:25)试验过程中发现第一个击实成型的马歇尔试件的高度为65.7mm,以下操作正确的有( )。A.无需调整,继续进行马歇尔击实成型所有试件B.提高拌和温度50℃-10℃,称量1168g混合料重新进行马歇尔击实成型所有试件C.第一个试件应废弃,并重新进行试验D.称量1186g混合料重新进行马歇尔击实试件,再次测量、判断试件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2.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车辙试验等检测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8).试件密度测定过程中,测得干燥试件的空气中质量为1220.1克,试件的水中质量为719.6克,试件的表干质量为1221.3克,试件的高度为64.1mm。对于此沥青混合料试件,下述所用测试方法及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2014检师真题)A.用水中重法,测得表观相对密度,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毛体积相对密度B.用水中重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C.用体积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D.用蜡封法,测得毛体积相对密度

某类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进行马歇尔试件制件、试件密度测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及车辙等试验项目,请根据相关条件回答下列问题。2)在制件过程中,试验人员往7500g矿料(含填料)里加入了377g沥青,则该试件的沥青含量是() A.4.7%B.4.8%C.4.9%D.5.0%

不定项题某一实验室需要进行AC-20C沥青混合料(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马歇尔试验。己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5%;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比例分别为65%、32%和3%,粗、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23、2.685,矿粉的表现相对密度为2.710。最佳沥青用量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2.497,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386。 请对下列各题进行判别:试验过程中发现第一个击实成型的马歇尔试件的高度为65.7mm,以下操作正确的有()。A无需调整,继续进行马歇尔击实成型所有试件B提高拌和温度50℃-10℃,称量1168g混合料重新进行马歇尔击实成型所有试件C第一个试件应废弃,并重新进行试验D称量1186g混合料重新进行马歇尔击实试件,再次测量、判断试件高度是否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