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目标;使用网络也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日常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控力而导致上网过度?我国CNNIC调查(2007年)证实,网络使用人口最高的是占66.3%的20~35岁成年人,18岁以下青少年仅占17.2%。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A.重视青少年上网的原因 B.“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悖论C.网络使用人口结构 D.青少年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目标;使用网络也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日常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控力而导致上网过度?我国CNNIC调查(2007年)证实,网络使用人口最高的是占66.3%的20~35岁成年人,18岁以下青少年仅占17.2%。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重视青少年上网的原因 B.“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悖论
C.网络使用人口结构 D.青少年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性


参考解析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使用网络已成为全民参与的日常行为,然后用两个反问句强调了不应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大多数青少年上网并不会导致上网过度,最后进一步用数据证明网络使用人口中青少年只占少数。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是在批驳对青少年上网反应过度的论调。本题选B。

相关考题:

调查显示,新闻记者的职业和网络关系密切,但只占上网人数的1.8%;与大量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总数的19.3%)相比,教师和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上网太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5%和3.4%); 与月收入500元以下和500元~1000元的人群(分别占总数的21%和29%)相比,收入较高的人们的上网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人数只占总数的5.8%。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A.职业与上网没有直接关系 B.网络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C.电子商务没有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 D.收入越高,上网人数的比例越高

使用中国电信的无线宽带,上网速度是用户在无线宽带(WLAN)热点覆盖区域可享受最高可达21M的高速上网服务;在无线宽带(3G)网络下,可实现最高速度达3.1M的上网服务,在无线宽带(1X)网络下,可最高速度达153.6K的上网速率的上网服务。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我国计算机网络事业发展很快。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的一项统计显示,截止到1999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约400万人,其中使用专线上网的用户约为144万人,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约为324万人。根据以下统计数据,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项判断有误?A.考虑到我国有12亿多的人口,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上网的人数还是少得可怜。B.专线上网与拨号上网的用户之和超过了上网用户的总数,这不能用四舍五入引起的误差来解释。C.用专线上网的用户中,多数也选用拨号上网,可能是在家里用拨号联网更方便。D.由于专线上网的设备能力不足,在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中,仅有少数用户有使用专线上网的机会。

本调查是为了了解某市上网人口数、上网人口的特性、上网方式、上网时间以相关网络行为,以了解网络使用人口的组成特性与使用状况,这项调研属于()。 A.描述性调研B.探索性调研C.因果分析调研D.预测性调研

材料一:中学生钱某等人由于受网吧不健康内容的吸引,经常到网吧上网“开心”,后来发展到没有钱上网了,就一起到路上拦截学生勒索钱财,并先后将几名学生打伤。材料二:下表是一项对中学生到网吧情况的调查统计。材料三:为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广大青少年文明上网,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工具,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上网行为会对中学生产生什么影响?(2)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3)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提出几条建议。

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因特网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因特网人数的80%以上是青少年。青少年是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的群体,最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现象的侵害,如有的学生因迷恋于网上游戏而影响学业;有的学生因热衷于网上聊天,结果错交网友;有的因沉醉于上网,患了“上网综合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有的因好奇或为表现自己的网络技能而模仿“黑客”行为,触犯法律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从道德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做到正确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负责任地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自觉抵制因特网的负面影响。同时要倡导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网络环境,荡涤网络不良现象,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我国计算机网络事业发展很快。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截止到1999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400万,其中使用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l44万,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324万。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项判断有误?( )A.考虑到我国有12亿多人口,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上网的人数还是少得可怜B.专线上网与拨号上网的用户总和超过了上网用户的总数,这不能用四舍五入引起的误差来解释C.用专线上网的用户中,多数也选用拨号上网,可能是从家里用拨号上网更方便D.由于专线上网的设备能力不足,在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中,仅有少数用户有使用专线上网的机会

“社会赞许与不赞许”是我们看待青少年行为最常选择的视角。对于不赞许的行为,就容易进行负面描述。因此不听话就成了叛逆(而不叫有自主性),不爱学习就成了不用功及偷懒(而不叫非学业性向较高),自然,喜欢上网也就成了网络上瘾(而不叫高度热衷网络)。这段话意在说明( )。A.人们对青少年的评价总是围绕着“好与坏”的二元判断标准进行B.对青少年的评价多半是负面的C.青少年大部分都不听话D.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了社会现象

让青少年健康上网重在社会共治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网民“首次触网年龄”明显提前,青少年沉迷网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全国两会上,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成为共识。代表委员纷纷建言,让青少年摆脱网瘾,健康上网。当今这一代青少年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出生或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甚至“还没学会认字,就先学会了上网”。毫无疑问,网络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但许多网络内容也具有碎片化、娱乐化特征,直接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看待世界和进行价值判断的方式。美国作家鲍雷林在《最愚蠢的一代》中用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年轻一代因为沉迷娱乐和时尚,整体素质下降,包括语言能力减弱、专注力丧失、学业规范薄弱、知识贫乏等。在我们这里,因为网络精准“投你所好”而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也不在少数。卫健委曾多次指出,网络成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难以识别和抵制外界诱惑,因此正确引导至关重要,需要政府、企业、家长和学校联动治理。其中,政府负责框架设计,企业负责内容输出,这对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具有关键作用。而网络生态日趋完善,能不能吸收好、利用好,则要看学校和家长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实情况。有代表委员反映,学校禁用手机、企业限制时长,都不能阻止一些学生以“学习”的名义玩游戏。有的家长甚至把手机当作“电子保姆”,用来帮孩子打发时间。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固然是方方面面的工作,然而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在基础教育环节上还有不小的改善空间。曾有记者采访留守儿童,结果被反问:“不玩手机还能玩啥?”换个角度想,是不是现实中有更好玩的,青少年就会离手机远一点?答案是肯定的。今年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亲子关系对网络使用具有显著影响。根据调查,容易产生网瘾的青少年,家庭关系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也缺乏了解的兴趣;有的不会引导,或用手机哄孩子,或用暴力控制玩手机;有的家长没有做好表率,孩子做作业,家长自己就在一边玩手机。社会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沉迷网络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偿。那么究竟补偿的是什么,不是一目了然吗?网络本身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也不必当作洪水猛兽。但现在出现一种情况,当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许多家长就把责任归咎于网络乌烟瘴气、企业不负责任。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也要看到,面对同样的网络环境,为什么有的人能严格自律并能正确用好网络?与其一味抱怨,不如奋起而为,多些问题意识和反省意识。对学校来说,应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学会规避风险和预防沉迷;对家长来说,应该学会跟孩子沟通,管理好孩子的手机使用、游戏时长,正确发挥出“家庭补偿”的作用。总之,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基础教育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灵药,但却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也是能够立竿见影的。在社会共治的进程中,我们呼吁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也要重视基础教育的作用。

共用题干年年底,我国某地区进行网民上网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网民规模约有380万,其中7%的网民主要使用普通拨号上网,70%的网民主要使用ADSL上网,20%的网民主要通过LAN上网,另外3%的网民主要通过手机上网。调查还显示,2009年我国发放3G牌照之后,当地使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的网民数比2008年增长了一倍。2009年我国发放3G牌照之后,当地使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的网民数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 )。A:3G网络只能提供上网服务B:只有3G网络才能保证上网的安全性C:3G网络大大提高了上网速率D:3G网络的覆盖面更广

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的指导下,中国电信联合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策划发起了被称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实现社会信息化“三步曲”的三大上网工程,即()计划通过这“三步曲”,逐步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形成“网络社会”,最终实现国家信息化、全民信息化A、事业单位上网工程B、企业上网工程C、家庭上网工程D、工业上网工程E、政府上网工程F、信息高速上网工程

以下关于青少年使用网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互联网上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所以青少年不应该上网B、如果不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会影响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C、对青少年来说,网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正面作用居多,但也不能忽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D、只要条件许可,应该积极利用网络促进自己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制定和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是为了()。A、反对和限制青少年使用网络B、教育青少年远离网络C、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D、传播网络技术知识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材料一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材料二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几个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预计“十二五”期末网络人口将达()人。我国网络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受教育人口占比大,青少年占比大,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间2.3小时。A、4.57亿B、4.25亿C、5.26亿D、7.5亿

调查显示,新闻记者的职业和网络关系密切,但只占上网人数的1.8%;与大量青少年学生网民(占总数的19.3%)相比,教师和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上网太少(分别占网民总数的5%和3.4%);与月收入500元以下和500元~1000元的人群(分别占网民总数的21%和29%)相比,收入较高的人们的上网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人数只占总数的5.8%。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A、职业与上网没有直接关系B、网络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C、电子商务没有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D、收入越高,上网人数的比例越高

随着社会发展,网络影响越来越大。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选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探讨青年学生解决上述矛盾冲突的办法: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论证。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我国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商业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以下关于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所以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评阅技术来代替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成瘾已经使许多青少年深受其害,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尽量杜绝青少年上网。( )

下面哪一项不是网络营销对象分析的内容()A、上网用户个人情况调查B、网络数据库C、上网用户使用习惯调查D、上网企业使用目的调查

一般来讲,引起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A、青少年心理发展不成熟B、学习压力大,学生从网络中寻求解脱和释放。C、日常课程安排与网络联系过于紧密D、社会问题使青少年到网络中躲避现实E、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真正的需求

单选题以下关于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所以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评阅技术来代替

多选题一般来讲,引起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A青少年心理发展不成熟B学习压力大,学生从网络中寻求解脱和释放。C日常课程安排与网络联系过于紧密D社会问题使青少年到网络中躲避现实E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真正的需求

多选题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的指导下,中国电信联合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策划发起了被称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实现社会信息化“三步曲”的三大上网工程,即()计划通过这“三步曲”,逐步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形成“网络社会”,最终实现国家信息化、全民信息化A事业单位上网工程B企业上网工程C家庭上网工程D工业上网工程E政府上网工程F信息高速上网工程

单选题预计“十二五”期末网络人口将达()人。我国网络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受教育人口占比大,青少年占比大,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间2.3小时。A4.57亿B4.25亿C5.26亿D7.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