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的落实,当事人诉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关于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理解和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A.立案登记制有助于实现司法效率,更有助于强化司法的应然功能B.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存在的欠缺和错误,法院应主动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C.如不能当场判定起诉是否符合规定,法院应接收起诉状,并口头告知当事人注意接听电话通知D.对法院既不立案也不做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投诉,但不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

随着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的落实,当事人诉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关于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理解和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立案登记制有助于实现司法效率,更有助于强化司法的应然功能
B.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存在的欠缺和错误,法院应主动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
C.如不能当场判定起诉是否符合规定,法院应接收起诉状,并口头告知当事人注意接听电话通知
D.对法院既不立案也不做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投诉,但不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

参考解析

解析: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是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是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方便当事人诉讼,做到公开、透明、高效。立案登记制与司法效率无关,故A项“立案登记制有助于实现司法效率”的说法错误。 《行政诉讼法》第51条第3款规定:“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故B项正确。
该法第51条第2款规定:“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据此,法院接收起诉状后应当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而非口头告知。故C项错误。
该法第52条规定:“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据此,对法院既不立案也不做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起诉,而非“投诉”,故D项错误。

相关考题:

推动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

改革机制性存在的问题,遵循司法权运行的内在规律不包括哪几项?( )A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B完善受理制度,明确四级法院的职能定位C推进以调解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D完善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制度,进一步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职能

当前,我国的案件受理制度是()。A、立案审查制B、立案登记制C、立案审议制D、立案记录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A、立案淘汰制B、立案审批制C、立案登记制D、有案必审制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关于行政诉讼登记立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登记立案,并且出具书面凭证B人民法院对存在“内容欠缺”或“有其他错误的”的起诉状,有义务进行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补正C立案登记意味着人民法院正式启动对行政案件的裁判权,当事人之间的行政争议已置于法院的裁判之下,排除了其他国家机关和其他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原告不得重复起诉D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2015年4月,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关于立案登记制,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做到有案必立,保障当事人诉权B.有利于促进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完善C.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只进行初步的实质审查,当场登记立案D.适用于民事起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不适用于行政起诉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 )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A.批准B.审核C.登记D.分流

下列有关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破除执行难的问题,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B. 完善立案登记制,法院应该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C. 建立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审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D. 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案件

为了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B.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C.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D.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要求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A、立案备查制B、立案审议制C、立案登记制D、立案审理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今后要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提高立案质量,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

2015年4月,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关于立案登记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做到有案必立,保障当事人诉权B、有利于促进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完善C、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只进行初步的实质审查,当场登记立案D、适用于民事起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不适用于行政起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A、立案审议制B、立案登记制C、立案复核制D、立案备查制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A、立案备查制B、立案审议制C、立案登记制D、立案公示制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A、进一步完善立案登记制B、进一步完善立案审查制C、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D、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具体指()A、民事起诉B、行政起诉C、刑事起诉D、行政复议

关于行政诉讼登记立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登记立案,并且出具书面凭证B、人民法院对存在“内容欠缺”或“有其他错误的”的起诉状,有义务进行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补正C、案登记意味着人民法院正式启动对行政案件的裁判权,当事人之间的行政争议已置于法院的裁判之下,排除了其他国家机关和其他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原告不得重复起诉D、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要实现怎样的转变,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问答题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要实现怎样的转变,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单选题随着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的落实,当事人诉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关于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理解和执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A立案登记制有助于实现司法效率,更有助于强化司法的应然功能B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存在的欠缺和错误,法院应主动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C如不能当场判定起诉是否符合规定,法院应接收起诉状,并口头告知当事人注意接听电话通知D对法院既不立案也不做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投诉,但不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

多选题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具体指()A民事起诉B行政起诉C刑事起诉D行政复议

判断题推动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A对B错

填空题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单选题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A立案备查制B立案审议制C立案登记制D立案审理制

判断题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要求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  )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