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最好为1:10,其主要原因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最好为1:10,其主要原因是

A.破坏特异性抗体
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
C.破坏抗菌药物
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
E.防止血液凝固

参考解析

解析:人的血液中含有许多抑菌或杀菌物质,在体外增菌培养时依然会抑制细菌的生长,故一般用培养基将血液稀释成适当的浓度,以削减其抑菌作用。因此本题最佳答案是D。

相关考题:

疑为伤寒的患者其血液培养阴性,可能的原因是( )A、病程超过1周B、已用过抗生素C、患者为非伤寒感染D、血液增菌培养基失效E、培养条件不适宜

为提高血液标本细菌的阳性率通常先用哪种培养基培养A.血平板B.巧克力培养基C.增菌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普通培养基

在血液标本的细菌检验中,一般培养基(增菌液)与血液标本的比例为A、10∶1B、4∶1C、5∶1D、20∶1E、1∶1

怀疑为伤寒患者的血液标本,做病原体检查时应首先接种A、SS平板B、中国蓝平板C、增菌液D、双糖铁培养基E、普通琼脂平板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O,其理由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血液增菌培养时,液体增菌培养基和血液标本量的比例应大于 ( )A、25:1B、20:1C、15:1D、10:1E、5:1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后首先应做的处理是A、分离培养B、增菌培养C、转种血平板D、离心沉淀E、转种选择性平板

在血液标本的细菌检验中,一般培养基与血液的比例为A.1:1B.4:1C.5:1D.10:1E.20:1

血培养基与血液量的比值是A、4:1B、5:1C、6:1D、8:1E、10:1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最好为1:10,其主要原因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常用于标本增菌的培养基是A、血平板B、麦康凯平板C、巧克力血平板D、营养肉汤E、血液增菌培养基

进行血液标本培养时,血液与培养液的比例通常为A、1:1B、1:4C、1:10D、1:20E、1:15

采集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做法那项是错误的A.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B.下次用抗菌药物前采血C.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置冰箱D.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休等杀菌物质E.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血培养基与血液量的比值是A.4:1B.5:1C.6:1D.8:1E.10:1

从正常菌群存在部位采取标本分离培养病原菌时,应选择的培养基是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0,其理由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血液标本中分离培养气单胞菌属时,转种血平板琼脂前要选择的增菌培养基是()A、普通培养基B、肉浸液C、TCBS琼脂培养基D、蛋白胨水E、动物血清

脓性标本做厌氧菌增菌培养应选择哪种培养基()。A、GN肉汤B、普通肉汤C、疱肉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E、沙氏培养基

单选题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0,其理由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单选题在血液标本的细菌检验中,一般培养基(增菌液)与血液标本的比例为()A10∶1B4∶1C5∶1D20∶1E1∶1

单选题脓性标本做厌氧菌增菌培养应选择哪种培养基()。AGN肉汤B普通肉汤C疱肉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E沙氏培养基

多选题疑为伤寒的患者其血液培养阴性,可能的原因是()A病程超过1周B已用过抗生素C患者为非伤寒感染D血液增菌培养基失效E培养条件不适宜

单选题血液增菌培养时,液体增菌培养基和血液标本量的比例应大于()A25:1B20:1C15:1D10:1E5:1

单选题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O,其理由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单选题血液标本中分离培养气单胞菌属时,转种血平板琼脂前要选择的增菌培养基是()A普通培养基B肉浸液CTCBS琼脂培养基D蛋白胨水E动物血清

单选题关于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分离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用选择培养基为SS琼脂培养基B可采集血液标本C可采集胆汁标本D不可采用尿标本检测E可采集骨髓标本

单选题在血液标本的细菌检验中,一般培养基与血液的比例为()A1:1B4:1C5:1D10:1E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