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O,其理由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O,其理由是

A、破坏特异性抗体

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

C、破坏抗菌药物

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

E、防止血液凝固


相关考题:

血液增菌培养时,液体增菌培养基和血液标本量的比例应大于 ( )A、25:1B、20:1C、15:1D、10:1E、5:1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最好为1:10,其主要原因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梅毒螺旋体的常规检测方法不包括 A、直接显微镜检查B、核酸检测C、非特异性抗体检测D、特异性抗体检测E、人工培养基培养

常用于标本增菌的培养基是A、血平板B、麦康凯平板C、巧克力血平板D、营养肉汤E、血液增菌培养基

血清学诊断的方法是A、用已知细菌的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B、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检测标本中的抗原C、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诊断血清检测标本中的未知菌D、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诊断血清检测分离培养物中的未知菌E、专指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为1:10,其理由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血清学诊断是指A:用已知细菌的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B: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检测标本中的抗原C: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诊断血清检测标本中的未知菌D: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诊断血清检测分离培养物中的未知菌E: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

血液标本做增菌培养时,血液与培养基量之比最好为1:10,其主要原因是A.破坏特异性抗体B.破坏非特异性抗体C.破坏抗菌药物D.稀释细菌生长抑制因子E.防止血液凝固

梅毒螺旋体的常规检测方法不包括A.直接显微镜检查B.核酸检测C.非特异性抗体检测D.特异性抗体检测E.人工培养基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