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排烟口设在吊顶内且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吊顶应釆用不燃材料,且吊顶内不应有可燃物B.封闭式吊顶上设置的烟气流入口的颈部烟气速度不宜大于1.5m/sC.非封闭式吊顶的开孔率不应小于吊顶净面和的25%,且排烟口应均匀布置D.非封闭式吊顶的开孔率不应小于吊顶净面积的20%,且排烟口应均匀布置

当排烟口设在吊顶内且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吊顶应釆用不燃材料,且吊顶内不应有可燃物
B.封闭式吊顶上设置的烟气流入口的颈部烟气速度不宜大于1.5m/s
C.非封闭式吊顶的开孔率不应小于吊顶净面和的25%,且排烟口应均匀布置
D.非封闭式吊顶的开孔率不应小于吊顶净面积的20%,且排烟口应均匀布置

参考解析

解析:依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当排烟口设在吊顶内且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顶应釆用不燃材料,且吊顶内不应有可燃物。 (2)封闭式吊顶上设置的烟气流入口的颈部烟气速度不宜大于1.5m/s。 (3)非封闭式吊顶的开孔率不应小于吊顶净面积的25%,且孔洞应均匀布置。

相关考题:

排烟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符合要求的是()。 A.排烟管道及其连接部件应能在70°C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B.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C.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确有困难时,可直接设置在室内,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D.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排烟管道内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当排烟阀设置在吊顶内,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时,应符合()。A.封闭式吊顶的吊平顶上设置的烟气流入口的颈部烟气速度不宜大于1.5m/sB.封闭式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C.非封闭式吊顶的吊顶开孔率不应小于25%,且应均匀布置D.非封闭式吊顶的吊顶开孔率不应小于20%,且应均匀布置E.封闭式吊顶应采用难燃材料

高大厅堂管线较多的吊顶内,应留有检修空间,并根据需要设置检修走道和便于进人吊顶的人孔,且应符合有关防火及安全要求。

对某建筑内设置的排烟口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A.建筑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口与该排烟口所在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为37.5mB.测试排烟口的风速为8m/sC.设置在走道侧墙上的排烟口距离防烟楼梯间的门的距离为0.5mD.房间的吊顶采用难燃材料制作,排烟口设置在吊顶内并通过吊顶上部空间进行排烟

某单层厂房,空间净高为7m,室内排烟系统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下列对其防烟分区的现场检查结果中,符合规定的是( )。A.厂房上方设置开孔率23%的吊顶,吊顶上部空间高度1m,挡烟分隔设施下沿在吊顶下0.4mB.厂房内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为3000 ㎡C.厂房内各防烟分区中,长边最大的长度为75mD.厂房内非走道的部位,最小清晰高度为2.3m

下列哪个施工程序是正确的?( )A.吊顶工程的饰面板安装完毕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B.吊顶工程在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C.吊顶工程在安装饰面板过程中,应同时进行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D.吊顶工程完工验收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

全空气定风量系统的送风管一般设在走廊或房间的吊顶内,利用吊顶空间作为回风道,这样要求梁下至吊顶高度为( )m。A.≥0.3B.≥0.4C.≥0.6D.≥0.9

对排烟口的设置要求,下列( )是符合规范要求的。A.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10m/sB.防烟分区内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30mC.排烟口为常闭,应具备手动和自动开启功能D.对于面积为60㎡的半地下房间,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可设在疏散走廊内

某公共建筑的地下房间内设置排烟系统,房间不吊顶,排烟管明装,设板式排烟口,下列哪一项的设置方法是合理的?A.板式排烟口设置于风管顶部B.板式排烟口设置于风管侧面C.板式排烟口设置于风管底部D.板式排烟口可设置于风管的任何一个面

下列关于排烟管道的说法,正确的有( )。A.排烟管道采用土建管道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B.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难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C.排烟管道井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的隔墙与相邻区域分隔D.排烟管道井,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应采用丙级防火门E.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关于机械排烟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mB.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C.当同一分区内设置数个排烟口时,应确保发生火灾后排烟口按照火灾蔓延顺序陆续开启D.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关于排烟口及排烟管道设计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有()。A、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B、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C、排烟口应平时常开,不能关闭D、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E、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在1-1剖面图中,走廊排烟风管的正确位置应为( )。 A.在新风主风管上面 B.在电缆桥架上面 C.在公共走廊吊顶空间的上部 D.在公共走廊吊顶空间的左部

下列( )设备应布置于公共走廊吊顶空间的上部。 A.新风主风管 B.走廊排烟风管 C.电缆桥架 D.冷凝水主管

在 1-1 剖面中,走廊排烟风管的正确位置应:( ) A.在新风主风管上面 B.在电缆桥架上面 C.在公共走廊吊顶空间的上部 D.在公共走廊吊顶空间的左部

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B、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C、排烟口平时应开启D、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内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B、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C、排烟口平时应开启D、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在吊顶内作业时,应搭设步道,非上人吊顶不得上人。吊顶内作业应使用()照明。

人防工程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个防烟分区内必须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墙面的上部。B、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C、排烟口可单独设置,也可与排风口合并设置D、排烟口的总排烟量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

燃气管道在天花吊顶暗设,应符合以下()规定。A、吊顶应设通风口B、吊顶应密闭C、吊顶应可拆卸D、吊顶应不可拆卸E、吊顶不密闭

多选题燃气管道在天花吊顶暗设,应符合以下()规定。A吊顶应设通风口B吊顶应密闭C吊顶应可拆卸D吊顶应不可拆卸E吊顶不密闭

多选题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B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C排烟口平时应开启D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多选题关于排烟口及排烟管道设计的说法,符合规定的有()。A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B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C排烟口应平时常开,不能关闭D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E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单选题关于机械排烟系统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相邻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mB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C当同—分区内设置数个排烟口时,应确保发生火灾后排烟口按照火灾蔓延顺序陆续开启D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多选题《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内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B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C排烟口平时应开启D排烟口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多选题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B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C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D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20.0m/s

多选题人防工程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个防烟分区内必须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墙面的上部。B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C排烟口可单独设置,也可与排风口合并设置D排烟口的总排烟量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