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土地的报酬分别为()。A、利息和利润B、地租和利润C、利息和地租D、利润和工资

资本和土地的报酬分别为()。

  • A、利息和利润
  • B、地租和利润
  • C、利息和地租
  • D、利润和工资

相关考题:

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生产函数Q=3L+4K(其中Q为产量,L、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的规模报酬()。 A.递增B.递减C.不变D.先增后减

已知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1%和15%,无风险报酬率为8%,则资本市场线的斜率是( )。A.1.875B.0.53C.0.5D.0.2

级差地租Ⅱ是指()。A: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所转化的地租形态B:等量资本和等量劳动投在等面积不同肥沃程度和位置的土地上所产生的不同级差生产力带来的级差超额利润的转化形态C:不同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及开发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别地租D:使用土地所获得的超额报酬或收益

土地使用年期修正系数y=[1-1/(1+r)m]/[1-1/(1+r)n],其中r指的是( )。A. 土地报酬率 B. 土地资本化率 C. 建筑物报酬率 D. 建筑物资本化率

土地使用年期修正系数y=[1-1/(1+r)m]/[1-1/(1+r)n],其中r指的是( )。A、土地报酬率B、土地资本化率C、建筑物报酬率D、建筑物资本化率

某宗房地产的土地价值占总价值的60%,通过可比实例计算出的土地资本化率和建筑物资本化率分别为8%和10%。该房地产的综合资本化率是( )。A、8.0%B、8.8%C、9.0%D、9.6%

( )是求取房地价值时采用的资本化率。A、土地资本化率B、建筑物资本化率C、综合资本化率D、房地产报酬率

某宗房地产的土地价值占总价值的60%,通过可比实例计算出的土地资本化率和建筑物资本化率分别为8%和10%。该房地产的综合资本化率是( )。A.8.0% B.8.8% C.9.0% D.9.6%

从狭义的角度,正常利润是下列哪项生产要素的报酬( )。A.土地B.资本C.劳动力D.企业家才能

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面积保持不变时,资本或劳动每一投入单位的边际产品通常随着该种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农业生产四要素分别为土地,劳动,资本和()A、人力B、管理C、技术D、资源

为了生产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需要四种基本的资源,分别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

试列举报酬资本化法和直接资本化法的优点?

土地报酬的递减律,边际报酬(Marginal Product)。

根据现代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哪种要素对应的报酬是工资()A、劳动B、土地C、资本D、企业家才能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递减。A、土地总报酬B、土地边际报酬C、土地临界报酬D、土地平均报酬

从一定的土壤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小,亦即最初的劳力的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投资和劳力所得到的报酬是渐次递减的。这一规律被称为()A、养分归还学说B、最小养分律C、报酬递减律D、因子综合作用律

已知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0%和20%。无风险报酬率为6%,某投资者将自有资金100万元中的10万元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其余的90万元全部投资于风险组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总期望报酬率为9.6%B、总标准差为18%C、该组合点位于资本场线上M点的右侧D、资本 场线的斜率为0.2

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土地报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递减。A、土地总报酬B、土地边际报酬C、土地临界报酬D、土地平均报酬

单选题农业生产四要素分别为土地,劳动,资本和()A人力B管理C技术D资源

单选题土地报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递减。A土地总报酬B土地边际报酬C土地临界报酬D土地平均报酬

单选题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递减。A土地总报酬B土地边际报酬C土地临界报酬D土地平均报酬

判断题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面积保持不变时,资本或劳动每一投入单位的边际产品通常随着该种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A对B错

多选题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  )。A工资B地租C利息D税率E利润

单选题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