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生命与化学系副教授邱某,2008年利用专业能力,以化学合成的方法研制出固体和液体冰毒共计11947.22克。经鉴定,其中含毒品成分2363.88克。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邱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反面教材提醒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学者应该具备()。A、诚信品行B、严谨作风C、科学方法D、责任意识

皖西学院生命与化学系副教授邱某,2008年利用专业能力,以化学合成的方法研制出固体和液体冰毒共计11947.22克。经鉴定,其中含毒品成分2363.88克。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邱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反面教材提醒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学者应该具备()。

  • A、诚信品行
  • B、严谨作风
  • C、科学方法
  • D、责任意识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正确的是?( )A.赵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罚后决定执行22年有期徒刑B.钱某犯甲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罚后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C.孙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00元;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D.李某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乙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l500元,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6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邱某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某人寿保险,保险费已经交足了三年。2010年6月15日正值端午节之际,邱某在打了一个通宵麻将之后第二天驾车出游,行至一段下坡路,邱某犯困,未采取刹车措施,导致汽车撞向迎面而来的大客车,造成客车内6人死亡,14人受伤。邱某自己也因车祸深受重伤。经法院认定,邱某构成交通肇事罪。邱某随后要求保险公司赔付,则保险公司()。A.不应赔付,因为邱某已经构成犯罪行为B.应当赔付,因为邱某主观上仅存在过失C.不应赔付,因为邱某犯罪的情节过于严重D.应当赔付,因为邱某的行为基本上等于自杀,保险费交足两年的应予赔付

根据《刑法》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况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应判处( )A、无期徒刑,并没收全部违法所得B、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C、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死刑,并没收全部违法所得E、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况特别 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应判处( )。A.无期徒刑,并没收全部违法所得B.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C.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死刑,并没收全部违法所得E.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张某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李某,并在领取赎金前将李某杀害,对张某的判决不正确的是( )A.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B.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C.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十万元D.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本题22 分案情:某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周某、刘某涉嫌抢劫罪。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后,决定公开开庭审理此案。经一审判决,认定周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刘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2 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判处二被告人连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物质损失共计39000 人民币。问题:1.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刘某以量刑畸重为由,提出上诉,请问高级人民法院依何程序处理此案?高级人民法院发现一审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有错误,如何处理?2.一审宣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如何处理本案?3.一审宣判后,无上诉、抗诉,如何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此案?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周某犯抢劫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刘某犯抢劫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如何处理?4.一审法院执行周某死刑时,周某检举他人重大犯罪事实,死刑裁判可能改判,请问一审法院如何处?

刘某和王某是夫妻,有一子刘某某(26岁,未婚),家庭共同财产120万元。刘某另有个人财产30万元。刘某因犯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个人权利终身。对于没收财产刑进行执行,正确的方式是:( )A.将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全部没收,但为王某、刘某某和刘某留出必要的生活费B.将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全部没收,只为王某和刘某某留出必要的生活费C.将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的一半即60万元进行没收D.将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中属于刘某的40万元进行没收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谭某抢劫一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查明谭某抢劫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抢劫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影响极坏,依法判处谭某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判决宣告后,市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核准程序。但同时为防止谭某家人转移财产,该法院遂于报请死刑核准当日没收谭某财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于9月3日签发了执行死刑命令并送达到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前谭某揭发原任职单位一领导的重大行贿、受贿犯罪事实(后查证属实),但原审人民法院院长认为谭某主观恶性大,仍然决定于9月18日执行死刑。当日在司法警察的临场监督下,完成了死刑的执行。问题:本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刘某和王某是夫妻,有一子刘某某(28岁,未婚),家庭共同财产120万元。刘某另有个人财产30万元。刘某因犯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于没收财产刑的执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将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全部没收,但为王某、刘某某和刘某留出必要的生活费B.将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全部没收,只为王某和刘某某留出必要的生活费C.只针对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的一半即60万元进行没收D.只针对刘某的个人财产30万元和家庭共有财产120万元中属于刘某的40万元进行没收

黎某因生产、销售假药致人死亡被某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报请复核死刑时需报送的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哪些?A:报请复核的报告B: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和判决书各5份C:全部的诉讼案卷D:全部的证据

赵某与邱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分割案赵某与邱某系夫妻关系,邱某的父亲重病需要大量医药费,但赵某不愿意负担治疗费用,邱某无奈,向法院申请离婚请求分割财产,法院认为夫妻感情并未破裂,判决不准离婚。后邱某听说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分割部分财产,遂向法院提出请求,法院将夫妻共有,但登记在赵某名下的价值70万元的汽车判决归邱某所有。法院判决作出后、在邱某变更车辆登记之前,赵某以该汽车作抵押向李某借款5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为使邱某不能将汽车变现,赵某将法院判决相关事项告知郑某后把汽车借给没有驾照的郑某使用,并谎称车辆被盗。一日,郑某违反交通规则驾驶,与一辆货车相撞,车身严重受损。经查,郑某负全部责任。【问题】1.法院将汽车判归邱某所有,有何法律依据?2.李某能否取得汽车抵押权,为什么?3.汽车价值减损,李某的债权如何保护?4.若汽车报废后,保险赔偿40万元,邱某的损失如何弥补?

案情: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谭某抢劫一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查明谭某抢劫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抢劫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影响极坏,依法判处谭某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财产。判决宣告后。市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核准程序。但同时为防止谭某家人转移财产,该法院遂于报请死刑核准当日没收谭某财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于9月3日签发了执行死刑命令并送达到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前谭某揭发原任职单位一领导的重大行贿、受贿犯罪事实(后查证属实),但原审人民法院院长认为谭某主观恶性大,仍然决定于9月18日执行死刑。当日在司法警察的临场监督下,完成了死刑的执行。问题:本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案情:某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周某、刘某涉嫌抢劫罪。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后,决定公开开庭审理此案。经一审判决,认定周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刘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判处二被告人连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物质损失共计3.9万元人民币。问题:1.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刘某以量刑畸重为由,提出上诉,请问高级人民法院依何程序处理此案?高级人民法院发现一审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有错误,如何处理?2.一审宣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如何处理本案?3.一审宣判后,无上诉、抗诉,如何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此案?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周某犯抢劫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刘某犯抢劫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如何处理?4.一样审法院执行周某死刑时,周某检举他人重大犯罪事实,死刑裁判可能改判,请问一审法院如何处理?

踏实严谨的工作习惯是科研活动的基本要求。在科研工作中,每一个实验过程、每一条实验记录、每一个实验结果都来不得半点马虎,都需要科研人员如实记录,仔细整理,认真分析,得出结论。这种品质属于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A、严谨作风B、诚信品行C、责任意识D、科学方法

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应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努力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这种品质属于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A、严谨作风B、诚信品行C、责任意识D、科学方法

2013年,“反腐肃贪”、“老虎苍蝇一起打”成为重要关键词。9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07年5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两罪并罚,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 ①行政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②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国家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④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产生腐败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著名学者钱三强指出,“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毋庸置疑,每位科研工作者都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要求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造福人类为研究的最终目标,还要求我们对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负责。这种品质属于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A、严谨作风B、诚信品行C、责任意识D、科学方法

1964年,新疆某农学院的一位年轻人郝天护给时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写信,指出其新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土动力学的一个方程的推导有误。当时钱学森在力学界已是绝对权威,但收到来信后,不仅亲笔回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更鼓励郝天护将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并推荐发表在《力学学报》上。该案例最突出地反应了一名合格的学者应具备的()。A、诚信品行B、严谨作风C、科学方法D、责任意识

著名学者霍金于2004年面对世界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当众推翻了他1975年赖以成名的黑洞理论,承认黑洞并非可怕的物质“终结者”,崩溃的星球形成的黑洞其实不会吞噬和消灭一切物质,而会保留被吞噬物体的些微痕迹,最后以残破的形式“吐”出来。该案例最突出地反应了一名合格的学者应具备的()。A、诚信品行B、严谨作风C、科学方法D、责任意识

某县公安局以郭某因邻里纠纷殴打并致邱某轻微伤为由,对郭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郭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某县公安局向法院提交了处罚的主要证据,华某和邱某舅舅叶某二人的证言及该县中心医院出具的邱某的伤情证明。华某、叶某的证言属于《行政诉讼法》中的书证。

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包括以下素质()A、诚信品行、严谨作风、科学方法、责任意识、人文素养B、诚信品行、严谨作风、科学方法、责任意识C、诚信品行、严谨作风、责任意识、人文素养D、诚信品行、严谨作风、科学方法、人文素养

邱某,女,20岁。因生产销售伪劣化妆品、销售数额达人民币8万元获罪。以下关于适用缓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邱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5年,可以适用缓刑B、如果邱某是正在怀孕的妇女,可以适用缓刑C、根据邱某的犯罪情况,可以同时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间从事生产销售行为D、只要邱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故意犯罪,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张某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李某,并在领取赎金前将李某杀害,对张某的判决不正确的是()A、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B、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C、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十万元D、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案情:某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周某、刘某涉嫌抢劫罪。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后,决定公开开庭审理此案。经一审判决,认定周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刘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判处兰被告人连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物质损失共计39000元人民币。 问题: 1.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刘某以量刑畸重为由,提出上诉,请问高级人民法院依何程序处理此案?高级人民法院发现一审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有错误,如何处理? 2.一审宣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如何处理本案? 3.一审宣判后,无上诉、抗诉,如何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此案?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周某犯抢劫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刘某犯抢劫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如何处理? 4.一审法院执行周某死刑时,周某检举他人重大犯罪事实,请问一审法院如何处理?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谭某抢劫一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查明谭某抢劫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抢劫数额特别大,社会影响极坏,依法判处谭某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判决宣告后,市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核准程序。但同时为防止谭某家人转移财产,该法院遂于报请死刑核准当日没收谭某财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于9月3日签发了执行死刑命令并送达到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前谭某揭发原任职单位一领导的重大行贿、受贿犯罪事实(后查证属实),但原审人民法院院长认为谭某主观恶性大,仍然决定于9月18日执行死刑。当日在司法警察的临场监督下,完成了死刑的执行。本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哪些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问答题案情:某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周某、刘某涉嫌抢劫罪。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后,决定公开开庭审理此案。经一审判决,认定周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刘某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判处兰被告人连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物质损失共计39000元人民币。 问题: 1.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刘某以量刑畸重为由,提出上诉,请问高级人民法院依何程序处理此案?高级人民法院发现一审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有错误,如何处理? 2.一审宣判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如何处理本案? 3.一审宣判后,无上诉、抗诉,如何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此案?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周某犯抢劫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原审裁判认定被告人刘某犯抢劫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问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案如何处理? 4.一审法院执行周某死刑时,周某检举他人重大犯罪事实,请问一审法院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