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二站闪蒸MK2落水温度应大于()℃。A、200B、100C、30D、50

《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二站闪蒸MK2落水温度应大于()℃。

  • A、200
  • B、100
  • C、30
  • D、50

相关考题:

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应包括()A.处方B.生产工艺操作要求C.质量标准D.检验操作规程E.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规程规定发电机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应()。

尿素低压分解的操作温度与闪蒸槽的闪蒸操作温度没有影响。()

11效闪蒸A2-4隔离后,H罐出口温度应控制在()A、小于80度B、小于90度C、小于102度D、大于108度

闪蒸落水温度越低,闪蒸落酸温度越低。

闪蒸混合冷凝器MK中的水以封住落水口为宜,但不能超过()。A、MK2视镜下沿B、落水口C、MK1/5D、分离器1/4

闪蒸H罐中的蒸汽温度要求()。A、大于130度B、大于120度C、小于130度D、小于120度

蒸发混合冷凝器MK中的水以封住落水口为宜,但不能超过()。A、MK2视镜下沿B、落水口C、MK1/5D、分离器1/4

闪蒸V11中真空挡板脱落,容易造成闪蒸落水()。A、升温B、含酸C、PH值升高D、降温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中,闪蒸下料()应控制在≤0.1%。A、浓度B、碱度C、含水量D、酸度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中,蒸发三塔出料浓度越高,闪蒸含水量越低。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中,苯汽提塔入口温度()将使进料闪蒸。A、太低B、太高C、不变D、无法确定

系统发泡时,闪蒸塔的变化有()。A、闪蒸液位变化大B、闪蒸气量变化大C、闪蒸温度变化大D、以上均正确

脱硫闪蒸气带液严重可能的原因是()。A、溶液发泡严重B、闪蒸液位低C、闪蒸温度高D、闪蒸时间太长

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应包括()A、处方B、生产工艺操作要求C、质量标准D、检验操作规程E、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11效闪蒸A3隔离后,H罐出口温度应控制在()A、小于80度B、小于90度C、小于102度D、大于108度

酸性废水主要包括蒸发闪蒸结晶落水,以及()用废水。A、脱气B、废气吸收C、碱洗滤机D、卫生间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中,闪蒸槽压力高对成品质量没有影响。

己内酰胺生产工艺中,蒸发()出料浓度应控制为90%左右。A、一塔B、二塔C、三塔D、闪蒸

闪蒸出料含水量高的原因有()。A、蒸发一段出料浓度低B、闪蒸负荷变化太快C、闪蒸罐压力高D、闪蒸预热温度低

导致己内酰胺装置闪蒸罐进料温度与出料温度相差不大的原因是()。A、蒸气压力低B、闪蒸罐液位高C、闪蒸系统压力高D、闪蒸罐与蒸发器底部连通阀未关

闪蒸罐出料阀后管线上的温度计检测的是()。A、闪蒸罐底部出料的粉料温度B、闪蒸罐底部出料阀后管线的管壁温度C、环境温度D、丙烯温度

如果闪蒸罐的底部温度低于55℃,表明()。A、闪蒸罐有液相丙烯B、闪蒸罐有气相丙烯C、闪蒸罐的底部粉料结块D、闪蒸罐的底部的粉料架桥

原油稳定方法中,()的闪蒸温度需在原油脱水温度或原油热处理温度基础上,再进行加热(或换热)升温才能满足闪蒸温度要求。A、负压稳定法B、加热闪蒸稳定法C、多级分离稳定法D、分馏稳定法

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工艺操作中,实际上闪蒸后原油温度总是()闪蒸压力下原油的饱和温度,因此实际汽化率(收率)也低于理论计算值。A、大于B、等于C、小于D、小于或等于

加热闪蒸稳定法的闪蒸温度是根据真空度的要求来确定的。

填空题规程规定发电机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