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测得的误差值等于()被检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次和前两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A、0.8倍或1.0倍B、0.8倍或1.2倍C、0.8倍或1.1倍D、0.6倍或1.2倍

若测得的误差值等于()被检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限,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次和前两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

  • A、0.8倍或1.0倍
  • B、0.8倍或1.2倍
  • C、0.8倍或1.1倍
  • D、0.6倍或1.2倍

相关考题:

为了消除锥度心轴的误差,可将心轴转90°进行两次测量,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就可消除心轴的自身误差。(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如果两次测量检尺口总高相差大于2mm,则()。 A、取大值B、取小值C、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D、应重新测量,直到连续两次的结果不大于2mm

用超声波测厚仪沿扶梯依次测得各圈板厚度,在同一点上应测两次,该点厚度取()。 A.两次测量中的较大值B.两次测量中的较小值C.两次测量的平均值D.两次测量的加权平均值

诊室血压测量方法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A.5、2B.5、3C.10、2D.10、3

规程规定,做基本误差实验时,在每一负载下,至少做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算得的相对误差等于该表误差限的80%~120%,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和前几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A对B错

注册计量师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列入采取()措施。A、在仪器使用时尽可能仔细调整B、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列入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C、将测量中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系统误差D、增加测量次数,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注册计量师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例如采取()措施A、在仪器使用时尽可能仔细调整B、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例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C、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系统误差D、增加测量次数,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规程规定,做基本误差实验时,在每一负载下,至少做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算得的相对误差等于该表误差限的80%~120%,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和前几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减少或消除随即误差的方法是,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个被被测物进行重复测量()。A、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B、取测量结果的最小值C、取测量中出现数最多的值D、取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为求得精确测量,可将90°角尺翻转180°分别测量两次,取两次读数的()作为测量结果。A、最大值B、代数差C、代数和D、算术平均值

抵消法是进行两次测量,使两次读数时出现的系统误差大小相等,方向(),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检水尺测量值的允许误差为±1mm是指()。A、两次规范操作测量比水高的真实值大1mm与小1mm之差B、两次规范操作测量比水高的真实值大1mm或小1mm的那个数C、两次规范操作测量水高允许相差±1mmD、两次规范操作测量水高之差允许相差±1mm

车罐卸油时,空距应测量两次,当两次读数相差不超过2mm时,以较大的读数为准;当两次读数相差超过2mm时,应重新测量,直至两次连续测量的读数相差不超过2mm为止,取较大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

测油尺应重复两次,两次测量结果误差不大于()毫米时,以第一次测量结果为准;两次测量结果误差大于()毫米时,需重新测量油尺。A、2;2B、2;3C、1;4D、2;4

用测深量油尺检实尺时,两次测量误差在合理范围时应取()作为测量结果。A、算术平均值B、测量较大值C、第一次测量值D、第二次测量值

用测深量油尺检空尺时,两次测量误差超过1mm,且不足2mm时,应取()作为测量结果。A、算术平均值B、测量较大值C、第一次测量值D、第二次测量值

用丁字尺测量汽车罐车空高时,两次测量误差超过2mm时,应取()作为测量结果。A、算术平均值B、测量较大值C、第一次测量值D、重新测量

人工监测水位,应测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少于1(),取两次水位的平均值,两次测量允许偏差为±0.02m。当两次测量的偏差超过±0.02m时,应重复测量。A、sB、dC、hD、min

为了提高观测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一般应进行对向观测,取两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水泥细度试验两次筛余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5%,必须取样再做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在测量计量温度时,取其多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得值,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测量的()误差。A、装置误差B、环境误差C、随机误差D、方法误差

用超声波测厚仪,沿扶梯依次测得各圈板厚度,在同一点上应测两次,该点厚度取().A、两次测量中的较大值B、两次测量中的较小值C、两次测量的平均值D、两次测量的加权平均值

在测定电能表基本误差时,如果在某一负载下两次测得误差的平均值等于()基本误差限,应该再测两次,取这两次和前两次测得误差的平均值作为电能表的基本误差。A、80~120%B、60~100%C、90~110%D、60~120%

测量误差时至少应测量两次数值,取这两次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检验证书数据应化整)。

单选题如果两次测量检尺口总高相差大于2mm,则().A取大值B取小值C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D应重新测量,直到连续两次的结果不大于2mm

多选题注册计量师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如采取以下措施中的____是正确的。A在仪器使用时尽可能仔细调整B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例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C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系统误差D增加测量次数,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多选题关于联系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联系测量应独立进行两次,在互差不超限时,采用加权平均值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成果。B在进行联系测量工作前,必须在井口附近建立近井点、高程基点和连测导线点。C在进行联系测量工作前,在井底车场稳定岩石中或碹体上埋设不少于四个永久导线点和三个高程基点。D通过斜井或平硐导的联系测量,可采用三角高程或水准测量的方法,但不可采用经纬导线。E两次独立导入高程的互差不得超过井深的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