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允许使用亚硝酸盐腌制的加工食品,应严格控制其使用量,使肉制品残留量小于等()mg/kg。A、10B、20C、30D、40

对允许使用亚硝酸盐腌制的加工食品,应严格控制其使用量,使肉制品残留量小于等()mg/kg。

  • A、10
  • B、20
  • C、30
  • D、40

相关考题:

亚硝酸盐主要存在于()A、不新鲜的蔬菜B、新鲜的水果C、腌制不充分的蔬菜D、添加亚硝酸盐的肉制品

亚硝酸盐主要存在于以下()A、不新鲜的蔬菜B、新鲜的水果C、腌制不充分的蔬菜D、添加亚硝酸盐的肉制品

预防亚硝胺污染食品的措施主要有______。 A.防止食品霉变B.防止细菌将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C.控制肉制品加工中的硝酸盐使用剂量D.加强环境治理

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A.改变肉制品的味道SX 在肉制品中添加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是食品制造者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A.改变肉制品的味道B.改变肉制品的颜色C.改变肉制品的营养D.防止发生食物中毒E.以上均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未规定在熟肉制品中允许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表明熟肉制品中不允许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 )

我国规定只能在肉类罐头及肉制品中使用硝酸盐类物质,其中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为( )g/Kg。A.0.03B.0.05C.0.15D.0.5

以下是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措施是( )。A.保持蔬菜的新鲜,禁止食用腐败变质的蔬菜B.肉制品中使用硝酸盐的含量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使用量C.不喝苦井水D.防治误食E.腌制蔬菜的盐要稍多些,腌制时间不少于15天

下列哪种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A新腌制的蔬菜B肉类C鱼类D水果

我国规定:丁基羟基茴香醚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及腌腊肉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为()。

某肉制品加工厂使用大量病死猪制售肉制品,引发食品安全事故。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报告后,立即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其采取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封锁消息,以免造成群众恐慌B、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救治相关人员C、对该肉制品加工厂制作的肉制品进行检验D、封存该肉制品加工厂冷冻库中的病死猪

火腿、香肠、等肉制品在腌制时常采用的发色剂是()A、食盐B、亚硝酸盐C、醋D、酱油

凡原料肉经()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肉制品都属于腌腊肉制品。A、预处理B、脱水C、保藏成熟D、腌制

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A、工业污染B、动物养殖中兽药残留C、食品加工中添加使用D、食品流通中掺杂掺假E、动物养殖中饲料添加剂残留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可允许其()A、掩盖食品本身的缺陷B、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C、提高食品的稳定性D、加大使用量,以彰显食品的感官特性

肉经腌制、酱制、晾晒(或烘烤)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化加工属于()A、灌肠肉制品B、酱卤肉制品C、香肠制品D、腌腊肉制品

腌制是肉制品加工中重要的加工技术,腌制过程中通常使用食盐和亚硝酸盐配制的混合盐。请论述该混合盐所起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其作用原理。

判断题在腌制的食品中常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A对B错

问答题腌制是肉制品加工中重要的加工技术,腌制过程中通常使用食盐和亚硝酸盐配制的混合盐。请论述该混合盐所起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其作用原理。

填空题腌腊制品加工时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为(),允许残留量为()

单选题肉经腌制、酱制、晾晒(或烘烤)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化加工属于()A灌肠肉制品B酱卤肉制品C香肠制品D腌腊肉制品

判断题腌腊肉制品是以畜禽肉类为主要原料,经食盐、酱料、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糖或调味香辛料等腌制后,再经清洗造型、晾晒风干或烘烤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生肉制品。A对B错

填空题在肉制品加工中,1996年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对亚硝酸钠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为()。

判断题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是指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允许的最大添加量。A对B错

单选题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A工业污染B动物养殖中兽药残留C食品加工中添加使用D食品流通中掺杂掺假E动物养殖中饲料添加剂残留

判断题在腌制肉制品时,亚硝酸盐使肉发红,但毒性强,我国已不准使用。A对B错

单选题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中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中。A烟熏和烘烤食品B炸糊了的薯条C发霉的米饭D腌制食品

填空题在肉制品加工中,1996年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对硝酸钠规定的最大使用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