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路图中应当包括航路,航线走向,距离,(),导航设备资料,等磁差线,高度层配备的规定,有关的机场,禁区,危险区,限制区,空中交通服务系统,通信导航和其它航行资料,以及经纬网络,主要河流,湖泊和()等地理资料。A、最低安全高度,海岸线B、最低安全高度,目视标志C、过渡高度层,山脉D、高度层,过渡高度层

航路图中应当包括航路,航线走向,距离,(),导航设备资料,等磁差线,高度层配备的规定,有关的机场,禁区,危险区,限制区,空中交通服务系统,通信导航和其它航行资料,以及经纬网络,主要河流,湖泊和()等地理资料。

  • A、最低安全高度,海岸线
  • B、最低安全高度,目视标志
  • C、过渡高度层,山脉
  • D、高度层,过渡高度层

相关考题: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A.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速度;B.改变高度层的速度和时间;C.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

在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在过渡高度以下飞行使用()A.QFE高度B.QNH高度C.真实高度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起飞后,在未规定过渡高度或者过渡高的机场,航空器应当:()。A.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6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标准海平面气压值调整到固定指标,然后再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飞行高度层B.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9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标准海平面气压值调整到固定指标,然后再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飞行高度层C.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12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标准海平面气压值调整到固定指标,然后再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飞行高度层

在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在过渡高度以下飞行使用()。A、QFE高度或QNH高度B、QNH高度C、真实高度

飞行高度层应当根据()配备。A、航线或航路走向、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B、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等级、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C、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A、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速度;B、改变高度层的速度和时间;C、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

高原机场,或规定了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但在过渡过高度层以上,其高度指的()高度。A、标准海平面气压B、修正海平面气压C、平均海平面气压D、机场场面气压

我国凡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当航空器下降到过渡高度层时,气压高度表应开始拨正()。A、QNHB、QNEC、QFE

我国凡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当飞机起飞爬升到过渡高度时,气压高度表应拨正到().A、QNEB、QNHC、QFE

航路、航线飞行或转场飞行的航空器起飞后在未规定过渡高度或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应当:()A、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6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的气压高度表调至标准海平面,调整固定指标,然后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高度层;B、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9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的气压高度表调至标准海平面,调整固定指标,然后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高度层;C、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12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的气压高度表调至标准海平面,调整固定指标,然后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高度层。

我国凡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层的机场,当飞机下降到过渡高度层时,气压高度表拨正到().A、QNEB、QNHC、QFE

航路、航线飞行或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在航路中心线、航线两侧各25公里以内最高标高超过()大气压力低于()的飞行最低高度层必须相应提高保证飞行的真实高度不低于安全高度。

我国凡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当航空器起飞爬升到过渡高度层时,气压高度表应拨正到()。A、QNE拨正值B、QNH拨正值C、QFE拨正值D、假定零点高度

在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在过渡高度以下飞行使用()A、QFE高度B、QNH高度C、真实高度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层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A、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速度B、改变高度层的速度和时间C、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

标有过渡高和过渡高度层的航图有().A、航路图、标准仪表进/离场图B、机场图、仪表进近图C、仪表进近图、标准仪表进/离场图

雷达管制下,航空器由目视飞行规则飞行转为仪表飞行规则飞行时,管制员应当()。A、对其进行识别确认B、为配备机载应答机的航空器指定适当编码C、配备高度层时应注意航路最低安全高度D、A、B和C

过渡高度层是指为有关机场规定的过渡高以上可用的最低飞行高度层,通常情况下,在规定有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过渡高度层及其以上的高度使用(),过渡高度及其以下的高度使用()。A、机场场面气压,修正海平面气压B、修正海平面气压,标准大气压1013.2百帕C、标准大气压1013.2百帕,机场场面气压D、标准大气压1013.2百帕,修正海平面气压

没有规定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或者规定了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但在过渡高度以下,其高度是指()气压的高度。A、修正海平面B、标准海平面C、平均海平面D、机场场面

完整的航路放行许可的内容应当包括()。A、管制许可的界限、许可的飞行航路、高度层B、航空器呼号或识别标志、管制许可的界限、飞行航路、有关的飞行情报C、航空器呼号或识别标志、管制许可的界限、放行航路、高度层、应答机指令和有关部门的频率、许可的有效时限等D、航空器呼号或识别标志、管制许可的界限、高度层、预计空中等待的时间和高度层、应答机编码

西部航路的高度层配备是()。A、SAGAG至思茅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思茅至库车段使用10200米、11400米高度层;REVIK至库车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库车至思茅段使用9600米、10800米、12000米。B、SAGAG至思茅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思茅至库车段使用9600米、10800米、12000米;REVIK至库车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库车至思茅段使用10200米、11400米高度层。C、SAGAG至思茅段使用10200米、11400米高度层,思茅至库车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REVIK至库车段使用9600米、10800米、12000米,库车至思茅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D、SAGAG至思茅段使用9600米、10800米、12000米,思茅至库车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REVIK至库车段使用10200米、11400米高度层,库车至思茅段按现行高度层配备。

过渡高度层是指()。A、本机场规定的修正海平面气压高度以上的高度层B、本机场规定的过渡高度到过渡高度层之间的夹层C、在过渡高度以上的最低可用飞行高度层D、在机场区域内划定的一个高度层,在这个高度层以下,航空器的垂直位置是用标准气压高度来表示

航路图中所描绘的地形资料只有()。A、大陆,岛屿和村庄B、海岸线,湖泊河流和经纬网格组成的长方形中标记的区域最低安全高度C、海岸线,农田和城市D、国家,大洲和海洋

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门允许航空器改变飞行高度层时,必须明确改变的高度层以及()A、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速度B、改变高度层的速度和时间C、改变高度层的地段和时间D、改变高度层的进入点和时间

标准仪表离场航线上应标注的资料包括:离场航线代号、重要点及其间的距离、每个航段的磁航迹角或径向方位、()。A、沿航线的最低安全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限制B、沿航线的最低飞行高度和备用油量的限制C、沿航线的最低安全高度和过渡高度的限制D、沿航线的最低飞行高度和高度和高度层的限制

在规定有过渡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航空器在过渡高度以下飞行使用().A、QFE高度或QNH高度B、QNH高度C、真实高度

单选题标准仪表离场航线上应标注的资料包括:离场航线代号、重要点及其间的距离、每个航段的磁航迹角或径向方位、()A沿航线的最低安全高度和过度高度层的限制B沿航线的最低飞行高度和备用油量的限制C沿航线的最低安全高度和过渡高度的限制D沿航线的最低飞行高度和高度层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