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置换放散时每隔()分钟对放散区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将空气中的燃气含量严格控制在指标之内。A、3B、5C、10D、15

在置换放散时每隔()分钟对放散区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将空气中的燃气含量严格控制在指标之内。

  • A、3
  • B、5
  • C、10
  • D、15

相关考题:

置换时各置换放散点要建立放散点周围()m以上的安全警戒区。A、5B、10C、15D、20

通气作业中,在置换时放散管的安装要求有()A、放散管应避开居民住宅、明火、高压架空电线等场所;当无法避开居民住宅等场所时,应采取防护措施B、放散管应高出地面2m以上C、对PE管道进行置换时,放散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可靠接地D、用燃气直接置换空气时,其置换时的燃气压力宜小于5000Pa

庭院燃气管道置换时,在低压管道末端设立(),如低压管网有多个末端,应在每个末端进行放散,保证置换的完整性。A、测压点B、检漏点C、放散点D、打压点

当用惰性气体置换空气时,置换管道末端放散管口气体中含氧量不大于5%时,置换合格。

当用惰性气体置换空气时,置换管道末端放散管口气体中含氧量不大于()时,置换合格。A、2%;B、5%;C、8%;D、10%。

《焦化安全规程》规定,各放散管应按所放散的气体、蒸气种类分别集中净化处理后方可放散。放散有毒、可燃气体的放散管出口应高出本设备及邻近建筑物()以上。可燃气体排出口应设阻火器。A、4米B、5米C、6米

卸车管道置换达标条件:置换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对排出气体进行测量,每次间隔时间为10min,连续三次测试甲烷浓度均大于()%,视为置换合格。A、70B、80C、90D、100

煤气置换蒸汽时,先关小蒸汽管至放散冒微汽时开煤气并关完蒸汽,破爆试验合格后开煤气出口并关放散负压设施先关放散后开出口。

放散管是释放气体的装置,通常包括()A、过剩煤气放散管B、事故煤气放散管C、压力平衡煤气放散管D、吹刷置换用燃气放散管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5~10m将长轨条搁置在()上,并辅助反复撞轨。

机械通风的排风方式中,放散的可燃气体较空气重时,宜从下部排出。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100-200米设置应力放散点达到放散均匀。

对输送、盛装可燃物料的设备、管道进行动火时,应将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并用惰性气体吹扫置换,最后分析()浓度,在()浓度符合规定时标准时,才能动火。A、可燃气体;可燃气体B、可燃液体;可燃液体C、可燃固体;可燃固体D、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在置换放散时,当连续3次燃气浓度大于90%且氧气含量低于()%,置换合格。A、2B、5C、10D、15

处置钢管漏气时应()检测作业点可燃气体或一氧化碳浓度。A、每隔10分钟B、每隔30分钟C、每隔15分钟D、连续

在置换放散时应依据测量数据将空气中的燃气含量严格控制在爆炸下限的()%以下。A、10B、20C、30D、40

在雷电天气时,不能进行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放散作业及装卸气操作,但可以进行供气()

单选题庭院燃气管道置换时,在低压管道末端设立(),如低压管网有多个末端,应在每个末端进行放散,保证置换的完整性。A测压点B检漏点C放散点D打压点

单选题在置换放散时每隔()分钟对放散区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测量,并依据测量数据将空气中的燃气含量严格控制在指标之内。A3B5C10D15

判断题在雷电天气时,不能进行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放散作业及装卸气操作,但可以进行供气()A对B错

填空题蒸汽置换煤气:先开()后适当开放散阀和排液阀;煤气置换蒸汽时,先关()至放散冒微汽时开煤气并关完蒸汽,破爆试验合格后开煤气出口并关放散(负压设施先关放散后开出口)。

单选题处置钢管漏气时应()检测作业点可燃气体或一氧化碳浓度。A每隔10分钟B每隔30分钟C每隔15分钟D连续

多选题放散管是释放气体的装置,通常包括()A过剩煤气放散管B事故煤气放散管C压力平衡煤气放散管D吹刷置换用燃气放散管

判断题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100-200米设置应力放散点达到放散均匀。A对B错

判断题机械通风的排风方式中,放散的可燃气体较空气重时,宜从下部排出。A对B错

单选题在置换放散时应依据测量数据将空气中的燃气含量严格控制在爆炸下限的()%以下。A10B20C30D40

单选题置换时各置换放散点要建立放散点周围()m以上的安全警戒区。A5B10C15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