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蒸汽的温度与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温度之差叫做有效温差。

加热蒸汽的温度与其所产生的二次蒸汽温度之差叫做有效温差。


相关考题:

下列总温差定义叙述正确的是() A、首效加热室饱和蒸汽温度与冷凝器内压力相平衡的饱和蒸汽温度,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B、首效加热饱和蒸汽温度与冷凝器内压力相平衡的饱和蒸汽温度,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C、首效加热室饱和蒸汽温度与末效蒸发室料液温度之差,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D、首效加热饱和蒸汽温度与末效蒸发室料液温度之差,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

制盐生产有效温差指的是() A、加热蒸汽温度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B、加热室蒸汽温度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C、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沸点温度之差D、加热蒸汽温度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

进入加热器的蒸汽温度与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之差称为"端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加热器的传热端差是加热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给水()温度之差。

有效温差是指新蒸汽与进入冷凝器的二次汽的温度差。

提高有效温差的主要方法()。A、减少温度损失。B、提高蒸发系统的真空度。C、提高加热蒸汽的使用压力。D、提高蒸发原液的温度。

蒸发系统提高使用加热蒸汽的温度,可提高有效温差。

加热蒸汽的温度其产生的二次汽温度之差叫有效温差。

加热蒸汽的温度与蒸发器内溶液的沸点温差为有效温差。

加热蒸汽的温度与()温度之差叫总温差A、二次蒸汽B、溶液沸点C、进料温度

在等压下继续加热饱和蒸汽,蒸汽温度便会逐渐升高,这种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蒸汽称为()A、湿饱和蒸汽B、再热蒸汽C、过热蒸汽D、二次蒸汽

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再热蒸汽的两侧温差不超过(),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差不超过()。

在单效蒸发器中,将某水溶液从14%连续浓缩至30%,原料液沸点进料,加热蒸汽的温度为96.2℃,有效传热温差为11.2℃,二次蒸汽的温度为75.4℃,则溶液的沸点升高为()℃。A、11.2B、20.8C、85D、9.6

使用蒸汽温度与进水冷器的二次蒸汽温度之差为()。A、总温差。B、有效温差。C、无效温差。D、温度损失。

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A、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B、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C、温度差损失

热蒸汽温度与溶液沸点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为总温差。

总使用蒸汽的饱和温度与进冷凝器的二次蒸器温度之差叫做(),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温度之差是()。

单效蒸发操作中,二次蒸汽温度低于生蒸汽温度,这是由传热推动力和溶液沸点升高(温差损失)造成的。

蒸发器的有效温差是指加热蒸汽的温度与被加热溶液的沸点温度之差。

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汽共存的状态为湿蒸汽,如继续加热,液体全部变成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若再加热,形成过热蒸汽,其蒸汽的温度与沸点之差称为()。

主蒸汽;再热蒸汽的两侧温差不超过(),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差不超过()。

进入加热器的蒸汽温度与加热器的出水温度之差称为“端差”.

加热器的传热端差是加热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A、给水出口温度之差;B、给水入口温度之差;C、加热蒸汽温度之差;D、给水平均温度之差。

正常运行时,再热蒸汽与主蒸汽温度之差不应大于();主蒸汽温度大于再热蒸汽温度时,温度允许();机组空载时,温差允许()。

填空题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汽共存的状态为湿蒸汽,如继续加热,液体全部变成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若再加热,形成过热蒸汽,其蒸汽的温度与沸点之差称为()。

判断题蒸发器的传热温差等于加热蒸汽的温度减去蒸发器操作压力相对应的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A对B错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半即热式加热器,热媒为0.1MPA的饱和蒸汽(表压),饱和蒸汽温度为119.6℃,凝结水温度为80℃,冷水的计算温度为10℃,水加热器出口温度为60℃。则热媒与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差应为()℃A44.8B65.0C52.7D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