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浇钢过程中,结晶器正常液面应控制距结晶器上口()处。A、50mmB、100mmC、150mm

在浇钢过程中,结晶器正常液面应控制距结晶器上口()处。

  • A、50mm
  • B、100mm
  • C、150mm

相关考题:

钢液在浇铸过程中结晶器凝固成钢锭(坯)是()进行的。 A、从高温到低温同时B、钢液冷却到结晶温度以下一定的温度才开始C、钢液冷却到结晶温度才开始D、出结晶器就凝固

方坯结晶器传热与板坯结晶器传热有什么不同,下面分析哪一种是正确的?A、方坯结晶器传热与板坯结晶器传热,扳坯结晶器宽面更容易不均匀B、方坯结晶器传热与板坯结晶器传热,方坯结晶器换热强度更大C、方坯结晶器传热与板坯结晶器传热,板坯结晶器的液面释放热量更大

结晶器钢水液面应控制在距上口()。

结晶器保护渣的作用是:(),防止钢液面结壳;隔绝空气,防止();吸收();改善();改善结晶器传热。

采用结晶器钢液面自动控制技术可()。 A.提高铸坯表面质量B.稳定结晶器液面C.减少卷渣D.以上都对

150mm×150mm连铸坯,结晶器长度:L=700mm,结晶器凝固系数K=18mm/min,浇注过程中结晶器液面稳定在离上口50mm。求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停留时间t和结晶器内钢水的凝固速度V凝。(计算过程中小数点保留二位)

小方坯150mm×150mm,V=1.5m/min,结晶器长度L=700mm,若浇注过程中结晶器液面稳定在离上口50mm,结晶器凝固系数K=18mm/min1/2。求出结晶器的坯壳厚度e。(计算过程中小数点保留二位)

连铸坯结晶器凝固传热过程下面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A、结晶器凝固传热过程中90%以上热量是通过结晶器的冷却水带走的;B、结晶器凝固传热过程中30%以上热量是通过结晶器液面释放的;

引锭机构的作用是在开浇时堵住( )下口,使钢液不会漏下。A.钢水包B.中间包C.结晶器

连铸机结晶器用Cs-137同位素检测结晶器内( )。A.凝固层厚度B.钢水质量C.钢液面高度

结晶器内钢液面为什么要控制?

结晶器液面应控制在离上口()mm处.A、20-40B、60-80C、20-60D、20-100

采用结晶器钢液面自动控制技术可()。A、提高铸坯表面质量B、稳定结晶器液面C、减少卷渣D、以上都对

连铸浇钢完毕,待结晶器内(),方可拉下铸坯

对结晶器描述不正确的是()。A、结晶器下口断面比上口断面小。B、钢水浇入结晶器,冷却凝固生成坯壳,收缩脱离器壁,形成气隙,使传热减慢,延缓了坯壳生长。C、结晶器锥度过大,降低冷却效果,使出结晶器的坯壳厚度不够,产生拉漏事故。D、结晶器材质要求是导热性好、强度高、高温下不易变形,易于切削加工和表面处理。

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有哪四种方式?

在浇注过程中为什么要对结晶器中的钢液面确定波动范围?

连铸刚开浇时,结晶器保护渣的正确加入时间是在钢液()。A、淹没引锭头时B、淹没水口出口孔C、注入结晶器后D、注入结晶器前

连铸机结晶器用Cs-137同位素检测结晶器内()。A、凝固层厚度B、钢水质量C、钢液面高度

引锭机构的作用是在开浇时堵住()下口,使钢液不会漏下。A、钢水包B、中间包C、结晶器

板坯中间包开浇后当结晶器内钢液()时开始加入结晶器保护渣。A、没过水口底部B、没过水口侧孔C、上升到1/2高度D、上升到1/4高度

浇钢过程中结晶器钢液面多高较为合适?液面稳定有何好处?

结晶器的倒锥度是指结晶器的上口尺寸小于下口尺寸。

引锭头的主要作用是开浇之前将结晶器(),以使浇入的钢水有足够的时间在结晶器内凝固成坯头。

铸坯表面翻皮主要是由于()造成的。A、拉速快B、拉速慢C、敞浇D、结晶器液面波动

小方坯150mm×1500mm,结晶器凝固系数k=19mm/min1/2,其液面控制在离上口100mm,出结晶器的安全坯壳厚度e=12mm,结晶器长度L=700mm,试求其正常拉速V(小数点保留一位)

钢的液相线温度是指钢水在结晶器中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