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10分)

(7)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10分)


相关考题:

(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提出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应采取的措施。(10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10分)

关于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持续发展的经济,改善民生就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B、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否则经济不可能有发展C、应当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D、应当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两者相分离,才能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14分)

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2015年,我国将GDP增速目标调整为7%“中高速”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不应只围绕单一的经济指标,而是着眼于综合性目标,既要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也要减污染,护环境,促民生,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材料,分析“新常态”形势下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2015年,我国将GDP增速目标调整为7%“中高速”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不应只围绕单一的经济指标,而是着眼于综合性目标,既要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也要减污染,护环境,促民生,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新常态”形势下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