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提出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应采取的措施。(10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提出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应采取的措施。(10分)


相关考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为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重庆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出台《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每年安排5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其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批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审议通过《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政协多次到该地区调研,形成的多项提案被市政府采纳。材料二 表3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例举地区特色与优势黔江区小南海地震遗迹景观;畅销重庆的“双敏”牌珠兰花茶石柱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黄连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授信贷款15亿元彭水县阿依河景区;百万亩草食畜牧基地酉阳县龚滩古镇;中国摆手舞之乡;生产技术成熟的青嵩素制药企业秀山县石堤古镇;花灯歌舞之乡;锰、钒矿深加工基地摘选自:2007年、2008年《重庆年鉴》和《重庆经济年鉴》(1) 结合材料一,谈谈重庆市推动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2分)

(7)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10分)

简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A、政策B、资金C、教育D、科技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为发展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

“五个并存”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________并存。

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是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