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应器固定在钢轨外侧,其中心距钢轨内侧工作边水平距离()mm,距信号接收设备垂直距离()mm。A、320-350;≥150B、335;150C、350;≤150

磁感应器固定在钢轨外侧,其中心距钢轨内侧工作边水平距离()mm,距信号接收设备垂直距离()mm。

  • A、320-350;≥150
  • B、335;150
  • C、350;≤150

相关考题:

道口护轨两端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应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为150-180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线路外侧卸车时,材料边缘在钢轨顶面水平线上应满足()。A.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大于810mmB.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大于810mmC.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小于810mmD.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小于810mm

感应器底面距钢轨轨面高度()mm。

测量感应接收器安装位置应满足感应接收器的底面中心位置距离钢轨面高度和距离钢轨中心距;距离钢轨面高度满足110+20-0mm,距离钢轨中心满足()A、110+200mmB、200±20mmC、300±20mm

测量感应接收器安装位置应满足感应接收器的底面中心位置距离钢轨面高度和距离钢轨中心距;距离钢轨面高度满足100mm,距离钢轨中心满足250mm

钢轨核伤多发生在钢轨头部,距作用边下5~15mm范围,距作用边内侧()左右。

道口护轮轨的终端距钢轨工作边的距离应不小于150mm。()

机车接收线圈的线包底部距钢轨轨面为(),线圈中心距离钢轨轨面中心为0±5mm。

钢轨核伤多发生在钢轨头部,距作用边下5~15mm范围,距作用边内侧7.5mm左右。

JTl型通用式机车信号接收线圈的线包底部距钢轨轨面(),线圈中心距离钢轨轨面中心为0mm±5mm,两个接收线圈串联。A、150mm±5mmB、155mm±5mmC、160mm±5mmD、155mm±10mm

道口、人行过道、平过道护轨距护轨端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为()。A、60~80mmB、120~150mmC、150~180mmD、100~200mm

道口护轨两端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应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为150-180mm。

ZPW-2000轨道电路的防护盒边缘距钢轨内侧不得小于()mm。A、100B、150C、1000D、1500

道口铺面应与钢轨顶面同水平,钢轨外侧路面距钢轨外侧50mm范围内,应较钢轨面低()mm。A、5B、16C、22D、23

道口护轨两端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300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为50~80mm。

护轮轨内侧距钢轨内侧的距离为46~52mm,护轮轨应高于钢轨顶面()。

地磁感应器检修作业,检修技术标准:在水平方向距离钢轨内侧工作边()mmA、335±5B、335±10C、335±15D、335±20

单选题在线路外侧卸车时,材料边缘在钢轨顶面水平线上应满足()。A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大于810mmB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大于810mmC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小于810mmD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小于810mm

填空题钢轨核伤多发生在钢轨头部,距作用边下5~15mm范围,距作用边内侧()左右。

填空题机车接收线圈的线包底部距钢轨轨面为(),线圈中心距离钢轨轨面中心为0±5mm。

判断题钢轨核伤多发生在钢轨头部,距作用边下5~15mm范围,距作用边内侧7.5mm左右。A对B错

单选题磁感应器固定在钢轨外侧,其中心距钢轨内侧工作边水平距离()mm,距信号接收设备垂直距离()mm。A320-350;≥150B335;150C350;≤150

单选题测量感应接收器安装位置应满足感应接收器的底面中心位置距离钢轨面高度和距离钢轨中心距;距离钢轨面高度满足110+20-0mm,距离钢轨中心满足()A110+200mmB200±20mmC300±20mm

判断题测量感应接收器安装位置应满足感应接收器的底面中心位置距离钢轨面高度和距离钢轨中心距;距离钢轨面高度满足100mm,距离钢轨中心满足250mmA对B错

判断题道口护轮轨的终端距钢轨工作边的距离应不小于150mm。()A对B错

单选题地磁感应器检修作业,检修技术标准:在水平方向距离钢轨内侧工作边()mmA335±5B335±10C335±15D335±20

填空题护轮轨内侧距钢轨内侧的距离为46~52mm,护轮轨应高于钢轨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