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线路外侧卸车时,材料边缘在钢轨顶面水平线上应满足()。A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大于810mmB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大于810mmC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小于810mmD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小于810mm

单选题
在线路外侧卸车时,材料边缘在钢轨顶面水平线上应满足()。
A

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大于810mm

B

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大于810mm

C

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小于810mm

D

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小于810m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水平是指轨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股钢轨的()称谓水平差。

钢轨顶面擦伤,容许速度在120~160km/h的线路,深度超过()时,为重伤钢轨。

道口铺面内钢轨外侧路面在距钢轨50毫米范围内应低于钢轨顶面()。A.5mmB.10mmC.15mmD.20mm

道口铺面内钢轨外侧路面在距钢轨()范围内应低于钢轨顶面5mm。A.40mmB.20mmC.30mmD.50mm

线路标志,信号标志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米处(警冲标除外)。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米处。

线路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横向位置应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A.2mB.2.5mC.3mD.3.5m

钢轨组在普通木枕线路上放置要求:直线地段可放在道心里。新钢轨组外侧距线路钢轨内侧不小于()mm;新钢轨组钢轨顶面高度不大于线路上钢轨顶面()mm。且新钢轨两端应弯向线路中心并用道钉固定,中间适当用道钉卡住。 A.150,25B.200,25C.250,25D.300,25

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距钢轨头部外侧距离不小于()mm,离钢轨顶面高度不大于300mm,坡度不陡于1:1。 A.500B.510C.800D.810

在线路外侧卸车时,材料边缘在钢轨顶面水平线上应满足()。A.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大于810mmB.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大于810mmC.与钢轨外侧之距不小于810mmD.与钢轨内侧之距不小于810mm

矮柱出发信号机机柱顶面高出钢轨顶面()mm,机构最突出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应小于()mm。

手工检查敲击钢轨之前,应半蹲于钢轨外侧,头部侧视于钢轨纵向,()目视前方10~20m钢轨顶面的光带。A、顺光B、背光C、里侧D、外侧

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

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A、水平B、同一高度C、同一水平

钢轨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测量。A、2/3处(距钢轨外侧)B、1/2处(距钢轨外侧)C、1/3处(距钢轨外侧)D、1/4处(距钢轨外侧)

()是指轨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顶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股钢轨的()称谓水平差。

在设计建(构)筑物或设备时,距钢轨顶面的距离应附加钢轨顶面标高可能的变动量(路基沉降、加厚道床、更换重轨等)。()

钢轨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距钢轨外侧)()测量。A、2/3处B、1/2处C、1/3处D、1/4处

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A、宽度B、长度C、方向D、水平

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不得高于钢轨顶面300mm;坡度不陡于1:1;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A、150mmB、300mmC、810mmD、2m

单选题钢轨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测量。A2/3处(距钢轨外侧)B1/2处(距钢轨外侧)C1/3处(距钢轨外侧)D1/4处(距钢轨外侧)

单选题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A宽度B长度C方向D水平

单选题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A水平B同一高度C同一水平

判断题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A对B错

填空题钢轨顶面擦伤,容许速度在120~160km/h的线路,深度超过()时,为重伤钢轨。

单选题信号传输线路,在最大弛度时,架空线条最低点至地面、轨面的一般距离应满足:在与铁路交叉地点,距钢轨顶面≥()。A2000mmB2500mmC3000mmD7000mm

填空题线路标志,信号标志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米处(警冲标除外)。不超过钢轨顶面的标志,可设在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少于()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