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km2。

填空题
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km2。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社区”的定义是指一个有代表性的区域,人口数约为10万~30万,面积为( )km2。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A:200011(s·km2)B:0.002L/(s·km2)C:2000mmD:0.002mm

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A:潜在荒漠化B:严重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 )。A.潜在荒漠化B.严重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下表为黄河中游地区某地域1998年与2010年土地利用面积统计(单位:km2),据表回答14~15题。 导致该区域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材料A.城镇发展B.水土流失C.退耕还林D.荒漠化

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km2,2000年人口普查为12.85亿人,人口密度为134人/km2。134人/km2属于( )。A.比例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480km2,年径流深度为82.31mm,其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  ) A. 2.61L/(s·km2) B. 3.34L/(s·km2) C. 1.30L/(s·km2) D. 6.68L/(s·km2)

一幅1/500的正方形图幅的实地面积为()km2。A、0.04B、0.05C、0.0625

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的生态原理是()A、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增加生产者的数量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我们沙漠沙的机械组成以()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原“三化”是指沙化、植被退化和();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面积为()km2;湿润指数是指年平均降水量与()的比值。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陆地面积的()受到了荒漠化的危害。

我国荒漠化地区的特征?

论述我国荒漠化监测方法与技术体系。

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km2。

论述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类型、面积及分布

我国对荒漠化概念认识的演变过程。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对策。

某流域面积为1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m3/s则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A、0.06m3/(s•km2)B、600L/(s.km2)C、16.67m3/(s•km2)D、166L/(s•km2)

我国荒漠化的类型

问答题我国荒漠化地区的特征?

单选题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回答问题。我国近些年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与中亚干旱地区距离近B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C全球变暖导致植被退化严重D温带地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单选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内陆国土面积中,按地形分,山地面积320万km2,占33.33%B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为12244.43万公顷C我国的森林面积为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0%D我国的国土面积包括陆地面积960万km2,海洋面积473万km2,岛屿面积3.87万km2

填空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陆地面积的()受到了荒漠化的危害。

填空题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km2。

填空题我们沙漠沙的机械组成以()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原“三化”是指沙化、植被退化和();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面积为()km2;湿润指数是指年平均降水量与()的比值。

问答题我国荒漠化的类型

单选题某流域面积为1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m3/s,则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  )。A0.06m3/(s·km2)B600L/(s·km2)C16.67m3/(s·km2)D166L/(s·km2)

单选题某流域面积为1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0m3/s则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A0.06m3/(s•km2)B600L/(s.km2)C16.67m3/(s•km2)D166L/(s•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