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A:潜在荒漠化B:严重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

A:潜在荒漠化
B:严重荒漠化
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
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参考解析

解析:荒漠化的量化指标如下:潜在荒漠化的生物生产量为3~4.5t/(hm2·a),正在发展的荒漠化为1.5~2.9t/(hm2·a),强烈发展的荒漠化为1.0~1.4t/(hm2·a),严重荒漠化为0.0~0.9t/(hm2·a)。注意单位换算。

相关考题:

我国荒漠化常见的地区有_____。 (A) 干旱区(B) 半干旱区(C) 湿润区(D) 半湿润区

生物生产量为1.3t/(hm2·a)属于()。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的荒漠化

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 )。A.潜在荒漠化B.严重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受气候因素及人类活动影响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评价,简单地讲就是对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进行类型的划分与程度的分等定级。

简单叙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林技术。

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为治理和预防()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

中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理范围,即湿润指数为()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

试述植被建设对防治荒漠化意义?

论述荒漠化地区可替代能源开发技术

地表植被对水蚀荒漠化的作用。

论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关键技术。

如果某地生物生产量为0.9t/(hm2·a),其荒漠化程度属于()。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荒漠化

如果某地生物生产量为2.6t/(hm2·a),其荒漠化程度属于()。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荒漠化

据2004年的调查结果,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km2。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论述盐渍荒漠化土地的植被建设技术

我国荒漠化地区的植被包括()、()。

单选题生物生产量为 0.8 t/(hm2·a)属于( )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的荒漠化

填空题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为治理和预防()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

填空题中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理范围,即湿润指数为()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

填空题我国荒漠化地区的植被包括()、()。

单选题如果某地生物生产量为0.9t/(hm2·a),其荒漠化程度属于()。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荒漠化

问答题简单叙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林技术。

问答题论述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途径与关键技术。

单选题生物生产量为2.3t/(hm2•a)属于( )。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的荒漠化

单选题如果某地生物生产量为2.6t/(hm2·a),其荒漠化程度属于()。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