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柱基底面尺寸为3.2m×3.6m,埋置深度2.0m。地下水位埋深为地下1.0m,埋深范围内有两层土,其厚度分别为h1=0.8m和h2=1.2m,天然重度分别为γ1=17kN/m3和γ2=18kN/m3。基底下持力层为黏土,天然重度γ2=19kN/m3,天然孔隙比e0=0.7,液性指数IL=0.6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水的重度γw=10kN/m3)()A285kPaB295kPaC310kPaD325kPa

单选题
柱基底面尺寸为3.2m×3.6m,埋置深度2.0m。地下水位埋深为地下1.0m,埋深范围内有两层土,其厚度分别为h1=0.8m和h2=1.2m,天然重度分别为γ1=17kN/m3和γ2=18kN/m3。基底下持力层为黏土,天然重度γ2=19kN/m3,天然孔隙比e0=0.7,液性指数IL=0.6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水的重度γw=10kN/m3)()
A

285kPa

B

295kPa

C

310kPa

D

325kPa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已知如图所示柱基础所受荷载标准值为Fk=1100 kN,Mk=140 kN·m,基础底面尺寸l×b=3.6m×2.6m,基础埋深d=2.0 m,地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150 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0.6,其压力扩散角为23°;下卧层为淤泥质土,承载力特征值fak=85 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ηd=1.0;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2 m。试对下卧层承载力进行验算。

在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上升高度范围内,关于潜水变动带的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正确的是()。A.地下水位埋深越浅,给水度越小B.地下水位埋深越深,给水度越小C.地下水位埋深越浅,给水度越大D.给水度与地下水位埋深无关

在潜水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毛细水最大上升高度范围内,关于潜水变动带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正确的是( )。A.地下水位埋深越浅,给水度越小B.地下水位埋深越深,给水度越小C.地下水位埋深越浅,给水度越大D.给水度与地下水位埋深无关

下列关于一般基础埋置深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考虑相邻基础的埋深B.应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C.应考虑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D.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移的要求

某工程场地条件为:(1)杂填土,厚1.7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m。地下水位以上γ=16kN/m3,地下水位以下γ=19kN/m3;(2)粉质黏土,厚2.0m,γ=19kN/m3,fak=200kPa,Es=8.7MPa;(3)淤泥质土,厚4.5m,γ=18.4kN/m3,fak=80kPa,Es=2.2MPa。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2.5m×3.6m,埋深1.8m,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础底面的压力为180kPa。则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  )kPa。A.60B.64C.73D.94

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2.5m,地基及基础剖面如图所示。原地下水位在地面下6.0m,后地下水位上升至1.0m,若忽略地下水位变化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则原地下水位处土的有效应力变化值△σz为( )kPa。 A137.2B50C87.5D73.2

某条形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为500kN/m,地基土为均质黏土,γ=18kN/m3,e=0.8,IL=0.7,fak=250kPa,地下水埋深为6.0m。则基础底面宽度宜为( )m。A.1.94B.1.97C.2.00D.2.04

电缆地下敷设时,在浅水区及深水航道区最小埋深分别为( )。A. 0. 5m, 2.0m; B. 1.0m,2.0m; C. 0.5m,1.5m; D. 1.0m, 2. 5m.

下面有关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可不考虑其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B、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建筑物,其基础埋深宜小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C、当存在地下水时,基础应尽量埋在水位以下D、如果在基础影响范围内有管道或坑沟等地下设施时,其基础应该放在他们上面

某均质细砂土场地,土层重度为18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05kPa,地下水埋深为4.0m,建筑物采用独立基础,埋深为1.0m,底面尺寸为2.5m×2.5m,荷载为F=1800kN,采用换填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厚度为2.0m,垫层为碎石,重度为20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以下问题。垫层底面处土层径深度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A、145kPaB、150kPaC、155kPaD、160kPa

在天然地基上进行基础设计时,基础的埋深宜()A、在冻结深度范围内B、小于相邻原有基础埋深C、在地下水位以下D、大于相邻原有基础埋深

民用建筑中,决定建筑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A、地基土质B、地下水位C、耐久性D、相邻基础埋深

光缆埋深规定粘性土、沙性土埋深为()。

某建筑物,上部结构和箱基总重1640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80m*15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天然重度为y=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ysat=19kN/m3,试问箱形基础埋深多少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基础的埋深应考虑()A、地基构造B、地下水位C、冻结深度D、相邻建筑的埋深E、相邻基础的埋深

单选题柱基底面尺寸为3.2m×3.6m,埋置深度2.0m。地下水位埋深为地下1.0m,埋深范围内有两层土,其厚度分别为h1=0.8m和h2=1.2m,天然重度分别为γ1=17kN/m3和γ2=18kN/m3。基底下持力层为黏土,天然重度γ2=19kN/m3,天然孔隙比e0=0.7,液性指数IL=0.6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水的重度γw=10kN/m3)()A285kPaB295kPaC310kPaD325kPa

单选题某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0m,埋深2.0m,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pk=150kPa;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70kPa,天然重度γ=18.0kN/m3,地下水位埋深1.0m;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桩径500mm,桩长10.0m;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0.4;经试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10kN。则基础下布桩数量为多少根?(  )[2011年真题]A6B8C10D12

单选题均匀地基中地下水位埋深为1.40m,不考虑地基中的毛细效应,地下水位上土重度为15.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体的饱和重度为19.8kN/m3,则地面下3.6m处的竖向有效应力为()。A64.45kPaB34.68kPaC43.68kPaD71.28kPa

单选题某小桥涵地基为均质软土,土的重度为18kN/m3,地下水位为1.0m,基础埋深为3.0m,天然含水率为38%,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为()。A95kPaB100kPaC110kPaD120kPa

多选题基础的埋深应考虑()A地基构造B地下水位C冻结深度D相邻建筑的埋深E相邻基础的埋深

单选题关于基础埋深,下列错误的是()A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B当上层土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为持力层C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D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单选题某柱基础底面尺寸为4m×4m,基础埋深为2.0m,传至基础顶面的中心荷载为3000kN,如要求基础底面零应力区面积不超过15%,则基础顶面水平力不宜大于(  )kN。A1378B1478C1578D1678

单选题某中心受荷基础底面尺寸为:2m×2m,基础埋深为2m,地下水位埋深0.5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为400kN,基础及基础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范围内水位面以上土的重度为18kN/m3,水位面以下土的重度为20kN/m3。基础底面平均附加压力为( )。A100kPaB81kPaC92kPaD116kPa

问答题某建筑物,上部结构和箱基总重1640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80m*15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天然重度为y=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ysat=19kN/m3,试问箱形基础埋深多少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单选题某均质黏性土场地中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2.0m,埋深为1.5m,基础线荷载为500kN/m,土层天然重度为19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采用2.0m厚的粗砂垫层,垫层重度18kN/m3,场地中地下水埋深为4.0m。按规范JGJ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尺寸宜为()。A4.41mB4.61mC4.81mD5.0m

单选题在天然地基上进行基础设计时,基础的埋深宜()A在冻结深度范围内B小于相邻原有基础埋深C在地下水位以下D大于相邻原有基础埋深

单选题某均质淤泥质土场地中有一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0m×2.0m,埋深为1.5m,荷载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顶面受到上部结构的荷载为800kN,基础与地基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土层重度为γ=19kN/m3,承载力特征值为45kPa,地下水埋深为4.5m,如采用砾砂土做垫层,垫层厚度为()。A1.5mB2.0mC2.5mD3.0m

多选题民用建筑中,决定建筑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A地基土质B地下水位C耐久性D相邻基础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