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30岁女性,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峡部后壁散见褐色色素沉着,首先诊断为(  )。A盆腔结核B子宫内膜异位症C慢性盆腔炎D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E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
30岁女性,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峡部后壁散见褐色色素沉着,首先诊断为(  )。
A

盆腔结核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慢性盆腔炎

D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E

以上均不是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30岁。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后壁下段颗粒状散在结节。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盆腔结核B、子宫内膜异位症C、慢性盆腔炎D、盆腔淤血综合征E、子宫腺肌病

女性34岁,白带增多一年伴腰骶痛,偶有接触性出血,检查发现宫颈正常大小,中度糜烂,颗粒状。盆腔正常。宫颈刮片可疑,为确诊应做A、子宫镜检查B、碘试验C、诊断性刮宫D、腹腔镜检查E、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

30岁女性,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峡部后壁散在褐色色素沉着,首先诊断为 A、慢性盆腔炎B、子宫内膜异位症C、盆腔结核D、盆腔淤血综合征E、以上均不是

患者女,31岁。月经规则,痛经2年,伴逐年加剧。婚后3年未孕。基础体温呈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后位,子宫后壁结节感,触痛,两侧附件未及异常。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宫腔镜检查B、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C、腹腔镜检查D、B超检查E、腹部CT检查

35岁女性,近2年未避孕未怀孕而就诊。月经规律,4~5/28天,继发痛经并进行性加重5年,多次测BBT呈双相型。妇检:子宫后位,不活动,正常大小,后峡部有0.5cm触痛结节,右侧卵巢可及3cm×3cm×4cm大小,囊实性,固定在子宫后方。为明确诊断,以下哪项辅助检查最确切A.宫腔镜检查B.腹腔镜检查C.子宫输卵管造影D.B超检査E.血CA125测定

28岁妇女,因腹痛和不孕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正常大,活动良好,双附件未见异常,双侧骶韧带腹膜有散在的紫褐色色素沉着,子宫颈的后壁腹膜有棕黄色斑块及圆形腹膜缺陷。应首先考虑何种诊断A.盆腔结核B.慢性盆腔炎C.盆腔腹膜炎D.卵巢癌E.子宫内膜异位症

28岁妇女,原发不孕,进行性痛经5年,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欠活动,后壁有2个黄豆大小痛性结节,双侧附件增厚。为进一步确诊,首选哪项检查A、MRI检查 B、宫腔镜检查 C、腹腔镜检查 D、B超检查 E、X线腹部摄片检查

女性,51岁,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年余,无明显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好,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其为了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A、CA125B、腹腔镜+组织病理检查C、诊断性刮宫D、B型超声E、宫腔镜

28岁,女,因腹痛和不孕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正常大,活动良好,双附件未见异常,双侧骶韧带腹膜有散在的紫褐色色素沉着,子宫颈的后壁腹膜有棕黄色斑块及圆形腹膜缺陷,应首先考虑何种诊断()。A、盆腔结核B、慢性盆腔炎C、盆腔腹膜炎D、卵巢癌E、子宫内膜异位症

44岁女性,G4P3,人工流产1次。月经量多2年,有大血块,伴贫血。查体:子宫中位,如孕9周大小,呈球形,质硬,活动,B超示子宫11cm×9cm×8cm大小,后壁明显增厚。错误的叙述是()A、子宫腺肌病可能性大B、子宫肌瘤不能除外C、应做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D、可开腹行子宫切除术E、应做宫镜检查除外黏膜下肌瘤

患者女性,26岁,因"痛经3年,未避孕未孕2年"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多次测BBT为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扪及一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张力高,固定,与子宫分界不清,左附件区(-)B超:子宫未见异常,右附件区见一6.7cm×5.4cm大小囊性包块,其内见致密光点。曾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双侧输卵管通畅;盆腔弥散欠佳。血CA125:68.3U/ml。确诊的最好方法是()A、宫腔镜检查B、腹腔镜检查C、阴道镜检查D、分段诊刮术E、盆腔CT检查F、后穹隆穿刺术

女,30岁,婚后5年未孕,痛经3年。平素月经规律,近3年出现经期腹痛,并呈进行性加重。男方精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未见异常;子宫后倾后屈位,大小正常,后壁颈峡部可及触痛性结节;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囊肿,大小约8cm×5cm,活动差。左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最佳的手术方案为()。A、经腹右侧附件切除术B、经腹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C、腹腔镜下右侧附件切除术D、腹腔镜下剥除右侧卵巢囊肿E、腹腔镜下剥除右侧卵巢囊肿+输卵管通液术,术后内分泌治疗

30岁女性,婚后3年未孕,月经规则,近2年出现进行性痛经,曾行输卵管通液检查显示通畅,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后位,不活动,后壁有触痛性小结节,左附件可触及4cm×3cm×3cm包块,不活动,有压痛。为进一步确诊,应首选的检查为()A、子宫内膜病理检查B、基础体温测定C、腹腔镜检查D、输卵管碘油造影E、剖腹探查

单选题患者症见继发痛经,进行性加重,检查子宫稍大不活动,后峡部有触痛结节,子宫后两侧触到囊实性包块与子宫粘连。诊断可能为(  )。ABCDE

单选题女性,55岁,经绝7年。因阴道流血淋漓不尽10多天就诊。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双附件无异常。该患者3年前行乳腺癌手术,术后曾化疗及口服Tamoxifen2年。为明确诊断,首先应进行何种辅助检查()A阴道细胞学检查B阴道镜检查C子宫内膜分段诊刮D腹腔镜检查EB超检查

单选题30岁女性,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峡部后壁散在褐色色素沉着,首先诊断为()A慢性盆腔炎B子宫内膜异位症C盆腔结核D盆腔淤血综合征E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28岁妇女,因腹痛和不孕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正常大,活动良好,双附件未见异常,双侧骶韧带腹膜有散在的紫褐色色素沉着,子宫颈的后壁腹膜有棕黄色斑块及圆形腹膜缺陷,应首先考虑何种诊断()。A慢性盆腔炎B盆腔结核C盆腔腹膜炎D卵巢癌E子宫内膜异位症

单选题患者女性,26岁,因"痛经3年,未避孕未孕2年"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多次测BBT为双相型。妇科检查:子宫直肠陷凹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正常大小,右附件区扪及一直径6cm大小囊性包块,张力高,固定,与子宫分界不清,左附件区(-)B超:子宫未见异常,右附件区见一6.7cm×5.4cm大小囊性包块,其内见致密光点。曾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双侧输卵管通畅;盆腔弥散欠佳。血CA125:68.3U/ml。确诊的最好方法是()。A宫腔镜检查B腹腔镜检查C阴道镜检查D分段诊刮术E盆腔CT检查F后穹窿穿刺术

单选题女性,51岁,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年余,无明显痛经,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好,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其为了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ACA125B腹腔镜+组织病理检查C诊断性刮宫DB型超声E宫腔镜

单选题44岁女性,GP,人流1次,月经量多2年,有大血块,伴贫血。查体:子宫中位,如孕9周大小,质硬呈球形,活动。B超子宫10cm×8cm×6cm大小,后壁明显增厚。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子宫腺肌病可能性大B子宫肌瘤不能除外C应做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D可开腹行子宫切除术E应做宫腔镜检查除外粘膜下肌瘤

配伍题女性,30岁,结婚2年未育。腹腔镜检查发现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2cm( )|女性,48岁,进行性痛经5年,服止痛药方能缓解,月经正常。妇检: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活动受限,于子宫后方可及散在结节,触痛(+),附件未及异常,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 )|46岁女性,进行性痛经伴经量多。妇检:宫体后位略大固定,子宫后方可及多数散在结节,触痛明显,腹腔镜诊断内膜异位Ⅳ期,药物治疗无效( )A腹腔镜下剥出异位囊肿后随访B根治性手术C药物保守治疗D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辅助药物治疗E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辅助药物治疗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示: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后壁下段颗粒状散在结节。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A盆腔结核B子宫内膜异位症C慢性盆腔炎D盆腔淤血综合征E子宫腺肌病

配伍题女,30岁,婚后1年未育,有轻度痛经史,腹腔镜检查发现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2cm()|女,46岁,进行性痛经伴经量多,妇科检查:贫血貌,宫颈中糜,子宫后位略大固定,子宫后方扪及多个散在结节,触痛明显,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Ⅳ期,药物治疗无效()|女,48岁,进行性痛经5年,服用止痛药能缓解,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宫颈轻糜,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受限,于子宫后方可及散在结节,触痛(+),附件未及异常,腹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A腹腔镜下剥除异位囊肿后随访B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辅以药物治疗C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辅以药物治疗D根治性手术E药物保守治疗

单选题30岁女性,因痛经行腹腔镜检查。镜下见: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峡部后壁散见褐色色素沉着,首先诊断为(  )。A盆腔结核B子宫内膜异位症C慢性盆腔炎D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E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