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左腋部淋巴结炎B左侧乳腺癌C左腋窝部脂肪瘤D左腋部副乳E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

单选题
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左腋部淋巴结炎

B

左侧乳腺癌

C

左腋窝部脂肪瘤

D

左腋部副乳

E

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21岁,农民。主诉:发现左乳肿块1年。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意扪及左乳一肿块,无疼痛,无红肿、无发热。查体:左乳外上象限距乳晕3cm处扪及一直径3cm圆形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好,表面光滑,质韧。辅助检查:B超示左乳低回声结节包膜清楚。

患者女,50岁。左腮腺鸡蛋大小肿块5年。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但近2个月来肿块生长变快,并伴轻度疼痛,无发热。检查:肿块位于下极,6cm×5cm大小,结节状,质地偏硬,局部囊性变,活动度差,面神经颊支轻微瘫痪,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分泌清亮。该肿块首先应考虑为A、良性肿瘤伴感染B、良性肿瘤恶性变C、恶性肿瘤伴感染D、肿瘤囊性变E、肿瘤坏死

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左腋部淋巴结炎B、左侧乳腺癌C、左腋窝部脂肪瘤D、左腋部副乳E、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B超检查B、X线钼靶摄影C、红外线检查D、热图像检查E、血肿瘤标志物检查

患者,女,46岁。自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左腋部淋巴结炎B、左侧乳腺癌C、左腋窝部脂肪瘤D、左腋部副乳E、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B超检查B、X线钼靶摄影C、红外线检查D、热图像检查E、血肿瘤标志物检查

患者女,55岁,右大腿内侧肿块20余年,近几个月自感肿瘤明显增大伴胸肋部不适。查体:右大腿内侧8cm×10cm大小肿块,质硬,不能推动,无压痛。X线片股骨未见异常。关于对该患者的治疗应首选()A、手术B、化疗C、放疗D、激素治疗E、生物治疗

患者女,55岁,右大腿内侧肿块20余年,近几个月自感肿瘤明显增大伴胸肋部不适。查体:右大腿内侧8cm×10cm大小肿块,质硬,不能推动,无压痛。X线片股骨未见异常。为帮助诊断,该患者还需要做的检查除外()A、MRIB、肺CTC、穿刺活检D、ECTE、血常规

三月婴儿,出生后15天发现左颈部肿块,质硬,头偏向左侧,下颌及面部转向右侧,肿块有一定活动度,无触痛。出生后多久肿块消失(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6个月

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左腋部淋巴结炎B、左侧乳腺癌C、左腋窝部脂肪瘤D、左腋部副乳E、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

女,22岁。发现左乳下方肿块,活动,光滑,与皮肤无粘连,2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增大,腋窝淋巴结阴性,有乳癌家族史。首选检查是()A、红外线B、MRIC、CTD、钼靶E、B超

患儿,出生后3周发现左颈部肿块,质硬,头偏向左侧,下颌及面部转向右侧,肿块有一定活动度,无触痛。肿块消失的时间约为出生后()A、2个月B、4个月C、6个月D、5个月E、3个月

女,50岁。左腮腺鸡蛋大小肿块5年。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但近2个月来肿块生长变快,并伴轻度疼痛,无发热。检查:肿块位于下极,6cm×5cm大小。结节状,质地偏硬,局部囊性变,活动度差。面神经颊支轻微瘫痪,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分泌清亮。该肿块首先应考虑为()A、良性肿瘤伴感染B、良性肿瘤恶性变C、恶性肿瘤伴感染D、肿瘤囊性变E、肿瘤坏死

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B超检查B、X线钼靶摄影C、红外线检查D、热图像检查E、血肿瘤标志物检查

单选题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B超检查BX线钼靶摄影C红外线检查D热图像检查E血肿瘤标志物检查

单选题患儿,出生后3周发现左颈部肿块,质硬,头偏向左侧,下颌及面部转向右侧,肿块有一定活动度,无触痛。肿块消失的时间约为出生后()A2个月B4个月C6个月D5个月E3个月

单选题患者女,50岁 。左腮腺鸡蛋大小肿块5年 。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但近2个月来肿块生长变快,并伴轻度疼痛,无发热 。检查:肿块位于下极,6cm×5cm大小,结节状,质地偏硬,局部囊性变,活动度差,面神经颊支轻微瘫痪,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分泌清亮 。该肿块首先应考虑为A良性肿瘤伴感染B良性肿瘤恶性变C恶性肿瘤伴感染D肿瘤囊性变E肿瘤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