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左腋部淋巴结炎B、左侧乳腺癌C、左腋窝部脂肪瘤D、左腋部副乳E、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B超检查B、X线钼靶摄影C、红外线检查D、热图像检查E、血肿瘤标志物检查

患者女,46岁,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左腋部淋巴结炎

B、左侧乳腺癌

C、左腋窝部脂肪瘤

D、左腋部副乳

E、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

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B超检查

B、X线钼靶摄影

C、红外线检查

D、热图像检查

E、血肿瘤标志物检查


相关考题:

患者女,50岁。左腮腺鸡蛋大小肿块5年。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但近2个月来肿块生长变快,并伴轻度疼痛,无发热。检查:肿块位于下极,6cm×5cm大小,结节状,质地偏硬,局部囊性变,活动度差,面神经颊支轻微瘫痪,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分泌清亮。该肿块首先应考虑为A、良性肿瘤伴感染B、良性肿瘤恶性变C、恶性肿瘤伴感染D、肿瘤囊性变E、肿瘤坏死

患者,女,51岁,左腮腺鸡蛋大小肿块5年。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但近2个月来肿块生长变快。并伴轻度疼痛,无发热。检查:肿块位于下极。6cm×5cm大小,结节状,质地偏硬,局部囊性变,活动度差,面神经颊支轻微瘫痪,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分泌清亮。该肿块首先应考虑为A、良性肿瘤伴感染B、恶性肿瘤伴感染C、良性肿瘤恶性变D、肿瘤囊性变E、肿瘤坏死

患者女,37岁。双侧乳房肿块伴疼痛1年,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查体两侧乳房内发生多发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伴压痛。考虑诊断为A、乳痈B、乳漏C、乳癖D、乳核E、乳岩

患者,女,37岁。双侧乳房肿块伴疼痛1年,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查体两侧乳房内多发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伴压痛。考虑诊断为 A、乳痈B、乳漏C、乳癖D、乳核E、乳岩

患者女,50岁。左腮腺鸡蛋大小肿块5年。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但近2个月来肿块生长变快,并伴轻度疼痛,无发热。检查:肿块位于下极,6cm×5cm大小,结节状,质地偏硬,局部囊性变,活动度差,面神经颊支轻微瘫痪,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分泌清亮。该肿块首先应考虑为 A、良性肿瘤伴感染B、良性肿瘤恶性变C、恶性肿瘤伴感染D、肿瘤囊性变E、肿瘤坏死

患者,女,51岁,左腮腺鸡蛋大小肿块5年。肿块生长缓慢,无明显不适,但近2个月来肿块生长变快。并伴轻度疼痛,无发热。检查:肿块位于下极。6cm×5cm大小,结节状,质地偏硬,局部囊性变,活动度差,面神经颊支轻微瘫痪,腮腺导管口不红肿,分泌清亮。该肿块首先应考虑为 A、良性肿瘤伴感染B、恶性肿瘤伴感染C、良性肿瘤恶性变D、肿瘤囊性变E、肿瘤坏死

患者,女,46岁。自感左腋部有肿块10余年,发现肿块增大且有摩擦不适6个月。月经前肿块处有轻微疼痛,经后消失,无发热表现,月经规律。母亲有乳腺癌史。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左腋部淋巴结炎B、左侧乳腺癌C、左腋窝部脂肪瘤D、左腋部副乳E、左腋部淋巴管内皮瘤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B超检查B、X线钼靶摄影C、红外线检查D、热图像检查E、血肿瘤标志物检查

女,22岁。发现左乳下方肿块,活动,光滑,与皮肤无粘连,2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增大,腋窝淋巴结阴性,有乳癌家族史。首选检查是 ( ) A、红外线B、MRIC、CTD、钼靶E、B超

患者,女,37岁。双侧乳房肿块伴疼痛1年,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查体两侧乳房内多发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伴压痛。考虑诊断为A、乳痈B、乳漏C、乳癖D、乳核E、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