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单选题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执法情况所反映的实质的认识,属于世界古代政治史。通过题干中关于把“葡萄树”说成“葡萄”而输掉官司的表述,不难判断B项正确。故选B。

相关考题:

根据案例背景,回答 49~52 题。 北方建筑公司承揽了某住宅小区的施工项目,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被30位农民工告上了法庭,请据此回答问题:第49题:此案应到( )所在地法院起诉。A.原告B.被告C.原告或被告D.项目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胡某提出一张有被告署名的借条,声称被告时某欠下了他10000元未还,被告时某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胡某署名的收条,称其所借的10000元已经还了,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因而原告向被告开了张收条。在本案中,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A.原告提供的借条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反证B.原告提供的借条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本证C.原告提供的借条是本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反证D.原告提供的借条是反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本证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张平提出一张有被告署名的借条,声称被告李名欠下了他5000元未还。被告李名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张平署名的收条,称所借的5000元已经还了,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因而原告向被告开了张收条。在本案中,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A.原告提供的借条是本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反证B.原告提供的借条是反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本证C.原告提供的借条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本证D.原告提供的借条与被告提众的收条都是反证

张三和李四是案件的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法官总是质问被告,原告要表达的内容全部都让法官代劳了。这不符合()。A.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B.辩论原则C.对等原则D.同等原则

传统上认为,被告是否对原告承担过失侵权责任,要看()。A.被告对原告是否承担注意义务B.被告是否尽到了注意义务C.被告是否实施了侵权行为,并给原告造成了实际损害D.被告过错的大小E.原告损害与被告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公法、私法划分的概念是由古罗马哪个法学家首先提出的() A、盖尤斯B、乌尔比安C、查士丁尼D、赛尔苏斯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李某提交一张有被告刘某签名的借条,称刘某欠其1万元未还。被告刘某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李某署名的收条,称所借1万元己还,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因而原告向被告写了张收条。在本案中,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原告提供的借条( )。A.是本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反证B.是反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本证C.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本证D.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反证

在原告请求被告偿还借款的诉讼中,原告向 法院提供王某的证言,证明被告从原告处拿走5000 元。被告辩称这5000元系原告赠与,并非借款,并向 法院提供原告所写的书信一份。关于本案的下列说 法,正确的有:( )a.王某的证言是本证b.被告提供的书信是本证c.被告提供的书信是反证d.被告提供的书信是对王某的证言的反驳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下列情形可以缺席判决的有()。A、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被告反诉B、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C、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告反诉D、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E、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传统上认为,被告是否对原告承担过失侵权责任,要看()。A、被告对原告是否承担注意义务B、被告是否尽到了注意义务C、被告是否实施了侵权行为,并给原告造成了实际损害D、被告过错的大小E、原告损害与被告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下列属于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是()。A、盖尤斯B、保罗C、查士丁尼D、乌尔比安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在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B、确保了古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C、主要按照以往的判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在法庭上,原告李某诉称:被告张某予2005年6月3日曾向我借款1万元,至今未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借款。原告李某提供了被告张某手书“张某向李某借款1万元。2005年6月3日”借据复印件一张。  被告张某辩称:我的确在2005年6月3日从原告处借款1万元,但此款早已抵销。因为原告曾于2006年2月打电话请我帮他买一台摄像机,我在2006年2月底买了摄像机,后不久便将摄像机送到原告家里并将剩下的500元钱交给了原告。当时因原告找不到借据,所以借据未拿回。被告向法庭提交了摄像机发票(购货人为李某)的复印件及手机电话录音(因当时怕摘错摄像机的型号,特意将原告要被告帮助买摄像机的电话作了录音)。  原告称:被告帮我购买摄像机花9500元是事实,但9500元钱在被告将摄像机送到我家时就给了被告,当时有朋友陈某在场看到。据查陈某已出国留学,其妻邱某在法庭作证说:“我丈夫告诉我,李某家买了一台摄像机,9500元钱,是张某帮买的。我问他怎么知道是9500元,他说是他在李某家看到李某点钱给张某。”其中哪些是传来证据?

张三和李四是案件的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法官总是质问被告,原告要表达的内容全部都让法官代劳了。这不符合()。A、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B、辩论原则C、对等原则D、同等原则

北方建筑公司承揽了某住宅小区的施工项目,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被30位农民工告上了法庭。此案应到()所在地法院起诉。A、原告B、被告C、原告或被告D、项目

原告确有证据证明被告持有的证据对原告有利,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A、可以推定原告的主张成立B、不能推定原告的主张成立C、由法庭强制被告提供D、由原告申请法庭要求被告提供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单选题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问答题在法庭上,原告李某诉称:被告张某予2005年6月3日曾向我借款1万元,至今未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借款。原告李某提供了被告张某手书“张某向李某借款1万元。2005年6月3日”借据复印件一张。  被告张某辩称:我的确在2005年6月3日从原告处借款1万元,但此款早已抵销。因为原告曾于2006年2月打电话请我帮他买一台摄像机,我在2006年2月底买了摄像机,后不久便将摄像机送到原告家里并将剩下的500元钱交给了原告。当时因原告找不到借据,所以借据未拿回。被告向法庭提交了摄像机发票(购货人为李某)的复印件及手机电话录音(因当时怕摘错摄像机的型号,特意将原告要被告帮助买摄像机的电话作了录音)。  原告称:被告帮我购买摄像机花9500元是事实,但9500元钱在被告将摄像机送到我家时就给了被告,当时有朋友陈某在场看到。据查陈某已出国留学,其妻邱某在法庭作证说:“我丈夫告诉我,李某家买了一台摄像机,9500元钱,是张某帮买的。我问他怎么知道是9500元,他说是他在李某家看到李某点钱给张某。”其中哪些是传来证据?

多选题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下列情形可以缺席判决的有(  )。A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被告反诉B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C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告反诉D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E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单选题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李某提交一张有被告刘某签名的借条,称刘某欠其1万元未还。被告刘某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李某署名的收条,称所借1万元已还,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因而原告向被告写了张收条。在本案中,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原告提供的借条(  )。[2005年真题]A是本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反证B是反证,被告提供的收条是本证C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本证D与被告提供的收条都是反证

单选题北方建筑公司承揽了某住宅小区的施工项目,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被30位农民工告上了法庭。此案应到()所在地法院起诉。A原告B被告C原告或被告D项目

单选题古罗马五大法学家不包括以下哪一位()A尤利亚B帕比尼安C西塞罗D盖尤斯

多选题下列属于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是()。A盖尤斯B保罗C查士丁尼D乌尔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