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996年张某为自己的儿子韩某投保10万元寿险,在保单的"受益人"一栏中填写了"法定"的字样。1997年韩某与冷某结婚,不久生育一子。1999年,韩某在出差途中遇车祸身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定受益人不明确,保险公司可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B法定受益人应为继承人,因签订合同时,只有韩某的父母为其继承人,故应由韩某父母领取保险金C法定受益人应为继承人,应由韩某父母、妻子和儿子共同继承这笔保险金D法定受益人亦为受益人,韩某的父母、妻子、儿子可领取保险金并免交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

单选题
1996年张某为自己的儿子韩某投保10万元寿险,在保单的"受益人"一栏中填写了"法定"的字样。1997年韩某与冷某结婚,不久生育一子。1999年,韩某在出差途中遇车祸身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法定受益人不明确,保险公司可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B

法定受益人应为继承人,因签订合同时,只有韩某的父母为其继承人,故应由韩某父母领取保险金

C

法定受益人应为继承人,应由韩某父母、妻子和儿子共同继承这笔保险金

D

法定受益人亦为受益人,韩某的父母、妻子、儿子可领取保险金并免交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李某为自己投保了一份死亡给付保险,指定受益人为其妻子,但并未指定其妻子的具体姓名,投保一年后李某与其妻子王某离婚,并在次年与张某再婚,李某死亡后,其受益人应为()。 A、王某B、张某C、李某的子女D、李某的法定继承人

被继承人韩某于2009年病逝,遗有房屋一栋及人民币10万元。韩某的长子韩龙以自己多年与父亲同住为由,将房屋及10万元钱均据为己有。韩某的次子韩虎起诉到当地人民法院,请求合理分割其父亲的遗产。法院立案后查明:韩某之妻潘某尚在,现与女儿韩燕在外地一起生活。法院通知潘某和韩燕参加诉讼,潘某表示愿意参加诉讼,但她参加诉讼对遗产的分割既不同意韩龙的意见,也不同意韩虎的意见,韩燕表示愿意继承遗产,但不愿意参加诉讼。在此情况下,本案原告应该是()。

李某与张某在2000年结婚,李某为张某投保了一份10万元的期限为10年的定期寿险,受益人为李某。2002年生一儿子。2003年两人离婚,离婚后不久,张某意外身亡,则保险公司给付的10万元身故保险金应给予()。 A、李某B、张某得父母C、张某和李某的儿子D、张某的姐姐

林某(男)购买了一份保险,后与投保时配偶徐某离婚并另行结婚。林某发生意外死亡,以下关于该保险合同受益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法定”的,受益人应为林某的法定继承人。B.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配偶”,受益人应为林某投保时的妻子徐某而非现任妻子。C.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配偶”,受益人应为林某现任妻子而非投保时的妻子徐某D.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配偶,徐某(前妻姓名)”,受益人应为徐某

2002年3月,冷某(男,当时未婚)的母亲在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某支公司为冷某投保5份"老来福终身寿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未指定受益人,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受益人栏目填写了法定两字。次年冷某与张女士结婚,2004年生了一男孩。2005年6月,冷某因意外伤害身故。经调查核实,确认属保险责任,应给付意外伤害身故保险金10万元。但在领取保险金时,冷母与张女土都主张保险金请求权。请问保险金应支付给谁?

张某帮韩某盖房子时,挖出一罐铜钱,无法得知该铜钱为何人所埋。张某与韩某为铜钱的归属发生争执。该铜钱应归( )。

2010年1月1日投保人李某为其丈夫张某在A寿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终身寿险,保险金额为30万元,缴费方式为10年年缴,年缴保险费数额为800元。同时,附加了意外伤害保险,约定张某如因意外伤害而身故,则受益人可以获得双倍保险金额的赔付,张某指定儿子为受益人。2011年8月25日,张某在工作途中发生车祸,幸运的是张某只受了轻伤,但是在送医院途中,张某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1.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李某所投的终身寿险属于( )。A.趸缴保费终身寿险B.限期缴费终身寿险C.非定额终身寿险D.保费不确定的终身寿险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曹某怀疑其妻与韩某有不正当关系,于某日晚跟踪其妻来到韩某住处,曹某发现其妻坐在韩某床上。披头散发正在哭泣。曹某大怒而殴打其妻,与韩发生争吵。曹某知道韩某有钱,决定借机敲诈他一笔,谎称解决问题,将韩某骗至其表妹杨某(不在家)的住所.曹某对韩某进行捆绑、殴打。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韩某承认与曹妻有不正当关系,提出用金钱补偿。在曹某的胁迫下,韩某数次打电话要家人将20万元放在某公园的指定场所,韩某的家人并未照办。此时,杨某回家,知道实情后,并未制止,与曹某一起致信韩某的妻子称:韩某系卑鄙小人,现在我等控制之中,速送20万元至某公园指定地点,见钱放人,不得报警,否则后果自负。因害怕。韩妻将钱放至指定地点,并通知曹某,曹某留下杨某看管韩某,自己去取赃款。在曹某取钱之际,韩某哀求杨某,杨某心动将韩某放走,并与韩某一起去派出所报警,带领公安人员去公园捉拿曹某,但此时曹某早已携款逃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B: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D: 对于未遂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共用题干张某是生产干花的个体户,由于竞争激烈,客源减少,张某授权王某为自己寻找买主,并授权王某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签订买卖合同,合同订立成功后,张某向王某支付报酬。王某动员家人一起寻找客源,王某的母亲韩某认识甲装饰公司的负责人陈某,韩某介绍王某与陈某谈判,王某与甲公司谈判成功,以张某的名义与甲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回答以下(1)~(3)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应向王某支付报酬B:张某应向王某支付费用C:张某应向韩某支付报酬D:王某应向韩某支付费用

共用题干张某是生产干花的个体户,由于竞争激烈,客源减少,张某授权王某为自己寻找买主,并授权王某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签订买卖合同,合同订立成功后,张某向王某支付报酬。王某动员家人一起寻找客源,王某的母亲韩某认识甲装饰公司的负责人陈某,韩某介绍王某与陈某谈判,王某与甲公司谈判成功,以张某的名义与甲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回答以下(1)~(3)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张某与王某之间是委托合同关系B:张某与韩某之间是居间合同关系C:王某与韩某之间是居间合同关系D:王某与韩某之间是转委托关系

下列投保无效的是:A:张某为自己的婚姻关系投保B:陈某为自己可能购买的房屋投保C:王某为自己儿子考上北京大学投保D:孙某自行为朋友赵某的健康投保

张某16周岁的儿子小张职高毕业后参加工作,张某为小张投保了人身意外险,受益人为张某的妻子李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不能为小张投保B:张某不能指定受益人C:张某指定李某为受益人,应征得小张的同意D:张某有权自行指定受益人

韩某,男,42岁。2002年10月,韩某伪造某市人民政府的任命书,任命自己为驻京办事处的副主任。2002年11月,韩某到该市驻京办事处工作。在2003年3月,韩某利用担任副主任职务的便利,将该办事处的现金支票10万元质押,为韩某的朋友白某炒股提供贷款担保。2003年5月,韩某利用单位副主任职务的便利参与文化节,接受文化节赞助商5万元的礼品,并将该礼品占为己有。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曹某怀疑其妻与其朋友韩某有不正当关系,遂于某晚跟踪其妻至韩某住所。进屋后,曹某发现其妻子披头散发坐在韩某的床上,正在哭泣。曹某大怒;遂殴打其妻,并与韩某发生争吵。曹某知道韩某非常有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敲诈他一笔,于是谎称到其父母家中解决问题,将韩某骗至其表妹杨某(当时不在家)的住所,并对韩某进行捆绑、殴打。韩某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承认与曹妻有不正当关系,提出用金钱补偿,并在曹某的胁迫下,先后数次给家里打电话,要家人将20万元放在某公园的指定场所,韩某的家人并未照办。不久,杨某返回住所,韩某以实情相告,杨某并未加以制止,并与曹一起致信韩某的妻子,信称:韩某系卑鄙小人,现在我的控制之中,为示惩戒,速送20万元至某公园的指定地点,钱到放人,不得报警,否则后果自负。韩妻害怕,将钱放至指定地点,并通知曹某。曹某叫杨某去公园取钱,杨某不敢去。于是,曹某留下杨某看管韩某,自己去取赃款。在曹某外出取钱之际,韩某哀求杨某将自己放掉。杨某心动,将韩某放走,并和韩某一起去派出所报警,带领公安人员去公园捉拿曹某,但此时曹某早已携款逃走。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1)曹某的行为构成何罪?(2)杨某私自将韩某放走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中止?请说明理由。(3)杨某的行为有何法定量刑情节? (4)假设曹某在犯罪过程中杀害了韩某,其行为如何处理?

张某和郑某2002年结婚,次年育有一子甲。由于张某在一家化工企业工作,比较危险,因此在2003年3月自己投保了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险,指定受益人为自己的儿子甲。如果张某在一次盗窃爬窗时坠楼身亡,甲能否获得保险金?

林某(男)购买了一份保险,后与投保时配偶徐某离婚并另行结婚。林某发生意外死亡,以下关于该保险合同受益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法定”的,受益人应为林某的法定继承人B、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配偶”,受益人应为林某投保时的妻子徐某而非现任妻子C、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配偶”,受益人应为林某现任妻子而非投保时的妻子徐某D、如果林某在受益人栏填写为“配偶,徐某(前妻姓名)”,受益人应为徐某

被继承人韩某于1999年病逝,遗有房屋一栋及人民币10万元。韩某的长子韩龙以自己多年与父亲同住为由,将房屋及10万元钱均据为己有。韩某的次子韩虎起诉到当地人民法院,请求合理分割其父亲的遗产。法院立案后查明:韩某之妻潘某尚在,现与女儿韩燕在外地一起生活。法院通知潘某和韩燕参加诉讼,潘某表示愿意参加诉讼,但她参加诉讼对遗产的分割既不同意韩龙的意见,也不同意韩虎的意见,韩燕表示愿意继承遗产,但不愿意参加诉讼。在此情况下,本案原告应该是()。A、韩龙B、韩虎C、潘某D、韩燕

韩某系某集体企业法定代表人,2002年12月个体户薛某要求韩某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韩某同意后,指使财务人员在银行办理一份6万元的定期存款,用该存款做质押,薛某从银行贷款6万元。贷款到期后,薛某未归还贷款,银行行使质押权,把6万元的定期存款扣划偿还了贷款。后薛某不知去向,韩某所在的集体企业的6万元至今未追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韩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B、薛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构成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D、韩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王某为其60岁的母亲张某投保意外伤害险,对于受益人的确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张某可以确定自己为受益人B、以张某指定的王某的儿子为受益人C、王某是投保人,王某可以确定自己为受益人D、以王某和张某共同指定的人为受益人

2009年10月2日,甲寿险公司与张某签订了《个人代理人保险代理合同》,在合同中,甲寿险公司授权张某在2009年10月10日至2010年10月10日期间代理其销售个人保险产品。2009年10月9日,张某向赵某销售甲寿险公司的XX个人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赵某填写了投保单,并预缴了保险费,张某承诺赵某甲寿险公司会承保。但张某将投保单提交甲寿险公司后,甲寿险公司拒绝承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代理人张某应向投保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负连带责任B、由于代理人张某已经承诺承保,保险合同成立,甲寿险公司不得拒绝承保C、保险人和代理人张某都不需承担民事责任D、代理人张某应向投保人承担赔偿责任

2010年1月1日投保人李某为其丈夫张某在A寿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终身寿险,保险金额为30万元,缴费方式为10年年缴,年缴保险费数额为800元。同时,附加了意外伤害保险,约定张某如因意外伤害而身故,则受益人可以获得双倍保险金额的赔付,张某指定儿子为受益人。2011年8月25日,张某在工作途中发生车祸,幸运的是张某只受了轻伤,但是在送医院途中,张某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李某所投的终身寿险属于()。A、趸缴保费终身寿险B、限期缴费终身寿险C、非定额终身寿险D、保费不确定的终身寿险

郭某是某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其欠韩某借款10万元迟迟不能归还。与此同时韩某也欠该合伙企业货款15万元一直未能归还。以下几个解决方案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郭欠韩某的借款与韩某欠合伙企业的货款抵销后,韩某向合伙企业支付货款5万元B、郭某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欠韩某的借款C、韩某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郭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D、韩某在合伙企业中行使郭某的权利直至郭某还款

问答题张某为其妻子王某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保险金额为10万元,保险期间为5年,张某为受益人.半年后张某与妻子离婚,离婚次日王某意外死亡.对保险公司给付的10万元保险金,若:王某生前欠其好友刘某2万元,因此刘某要求从保险金中支取2万元,您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多选题郭某是某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其欠韩某借款10万元迟迟不能归还。与此同时韩某也欠该合伙企业货款15万元一直未能归还。以下几个解决方案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郭欠韩某的借款与韩某欠合伙企业的货款抵销后,韩某向合伙企业支付货款5万元B郭某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欠韩某的借款C韩某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郭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D韩某在合伙企业中行使郭某的权利直至郭某还款

问答题张某和郑某2002年结婚,次年育有一子甲。由于张某在一家化工企业工作,比较危险,因此在2003年3月自己投保了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险,指定受益人为自己的儿子甲。2005年4月张某在投保2年后自杀身亡,甲能否获得保险公司赔偿的保险金?为什么?

单选题王某为其60岁的母亲张某投保意外伤害险,对于受益人的确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张某可以确定自己为受益人B以张某指定的王某的儿子为受益人C王某是投保人,王某可以确定自己为受益人D以王某和张某共同指定的人为受益人

问答题张某和郑某2002年结婚,次年育有一子甲。由于张某在一家化工企业工作,比较危险,因此在2003年3月自己投保了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险,指定受益人为自己的儿子甲。如果张某在一次盗窃爬窗时坠楼身亡,甲能否获得保险金?